冲刺年终 要走正道

  ⊙周宏

  2016年的日历翻过了十一个月,年终的冲刺近在眼前。

  近期和基金业内人士交流,感觉冲刺的呼啸声又渐渐升起。和往年相比,今年的主战场依然是两个,一个是偏股型基金的业绩,一个是偏债型基金的规模。

  之所以每年都是这两块成为年终冲刺的主战场,源于以下两个原因:

  一方面,偏股基金的业绩排名,事关基金公司品牌和下一个年度的发行势能。所以,大型基金公司和业绩排名靠前的中型基金公司都会高度重视这一点。(那些没有能力参与股票基金竞逐的小型公司则不在其列)。

  另一方面,规模依然是股东衡量一个基金公司最主要的指标。恰好偏债型基金的规模,在一个基金公司的总规模中占据多数。同时,这个类别的产品规模又对年末销售政策的影响格外敏感。因此,激发了行业内大量公司参加到每年一度的“拉资金”竞赛中。

  概括地说,前者是图“名”,后者是求“利”。

  年末稍微加把劲,争取个好成绩,这样的心态可以理解。但是如果在这个过程中,出现了一些有悖信托责任、行为短期化、乃至误导投资者的做法,当然是不合适的。

  通常来说,常见的不良年终冲刺政策有以下几个手段:

  手段之一,通过虚增某些产品的短期收益率,来刺激市场的销售。比如近期,行业里再次出现,部分货币基金通过推高七日年化收益率配合基金营销的情况。

  必须明白,主动的阶段性推高货币基金的七日年化收益率,是赤裸裸的误导销售。那些过分推高七日年化收益率的货币基金,实际上是没有能力长期维持超出同行的收益率水平的。这种做法,说白了就是玩了“朝三暮四”的游戏,目标是那些分辨能力不强的普通老百姓。

  手段之二,通过年末大比例分红,配置激励强烈的销售政策,来刺激年末的基金销售,导致基金规模在年末异动。

  通常,运用这个手段的公司都会比较隐蔽。但换个角度考虑问题,如果仅仅因为公司管理团队需要规模,而引发旗下部分产品规模异动的话,对于其组合的管理是非常不利的,也就影响了长期投资者的利益,这种手段同样不合适。

  手段之三,操纵重仓股价格,博取较好的基金排名。此类手法高发于基金行业诞生的前几年,近几年已经很少看到。

  但即便是偶发,此类行为仍然值得高度关注和警觉。基金管理团队如果采取此类交易手段提升基金业绩,或者更恶劣的打压竞争对手的业绩,那么是非常明显的违规行为,更反映了基金管理人的道德品行。

  冲刺要走正道,或者更彻底的,放弃年终的冲刺思维。行业发展要行长路,走得越稳,才能走得更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