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心转 潜力大——海外解码中国经济新态势

2015-03-12 18:51:38 来源:新华社 作者: 

  旧有增长模式亟待调整,经济下行压力加大,进入深水区的改革更为艰巨,国际经济形势复杂多变。在此背景下,中国政府统筹考虑增长、改革与转型的思路在“两会”期间备受关注。海外媒体和人士认为,政府工作报告勾勒出中国经济的新态势,中国经济增长重心在转变且发展潜力巨大,对中国经济前景应有充分信心。
  挑战孕育机遇
  日本《朝日新闻》指出,主动调低经济增长目标意味着中国政府已经把经济发展的重心从高速增长转向可持续发展的稳定增长,更加重视经济增长质量。
  莫斯科国际关系学院东亚和上海合作组织研究中心首席研究员安德烈·伊万诺夫说,中国未来将继续转变发展方式,追求更高的经济发展质量。
  日本经济学家加藤义喜说,中国下调经济增长目标表明政府对提质增效的重视,发展重点开始转向消耗资源少、环境负荷小的高科技、环保型以及服务业等新领域。他认为,中国可以利用经济增长放缓的机会调整经济结构,淘汰高耗能、污染多、低效益的产业,将经济重点放在发展第三产业、节能和环保产业以及高新技术产业,完成产业更新换代和企业转型。
  在关注经济增速的同时,海外媒体和人士也聚焦中国制造业从大到强的转变之路。伊万诺夫表示,劳动力成本升高是中国经济发展的必然结果,随着劳动力成本升高,一些过去在中国投资设厂的外企开始将工厂转移到劳动力成本低的东南亚国家以获取更大利润。中国政府已认识到这一问题并开始着手解决。中国未来不再是生产便宜、简单商品的“世界工厂”,而将升级转型成全球科技创新和生产中心。
  《日本经济新闻》注意到,中国将用10年时间从“制造大国”提升为“制造强国”,把劳动密集型的简单生产加工升级为具有较高研发和制造水准的先进制造业,培育出能够在全球竞争中胜出的主导产业。
  改革激发潜力
  随着中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传统的增长驱动力在减弱,政府工作报告提出培育和催生经济社会发展新动力。对此,海外人士认为,中国经济升级转型、中国政府新的改革措施以及活力非凡的民营部门将为中国经济增添新的动力。
  伊万诺夫指出,中国在高速铁路领域居世界领先地位,显示出中国作为高科技大国的发展潜力。未来中国应继续大力鼓励高铁、汽车制造、航空航天等技术密集型产业的发展,这不仅可以提高产品质量,而且有利于改善环境,真正实现可持续发展。
  瑞穗综合研究所中国室室长伊藤信悟说,虽然经济面临下行压力,但中国政府决心进一步推动电力、交通等国有大企业改革,还将继续推进交通基础设施开发建设。这些改革措施,加上经济活动依然活跃的民间企业,将来有望成为经济增长的新引擎。
  开放赢得主动
  海外人士还认为,中国对推动区域自由贸易持积极态度,将进一步促进形成更为开放和互惠的亚太自由贸易格局。
  新加坡国立大学法学院副教授、亚洲法律研究中心副主任王江雨说,中国政府加强互联互通、推动更高水平的改革开放的做法是正确的,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是中国在当今国际政治经济棋局大博弈中一步相当高明的好棋,以亚太自贸区为抓手可赢得主动。
  他认为,启动亚太自贸区进程意味着中国愿意更大程度地打开国门,推动贸易投资自由化,这将加强与其他国家的经济往来。中国将与世界共享机遇与发展红利。(执笔记者:樊宇;参与记者:乐绍延、吴刚、包雪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