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谈“是否真的要Sell in May?”

2015-05-04 09:44:4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温天纳

  笔者几年前写过一篇关于《是否真的要Sell in May?》的文章,转眼间时间飞逝。投资市场再次莅临五月份,或许现在是时候再次讨论相关的议题。

  美国有句「Sell in May and go away」,中国有句「五穷六绝七翻身」。从气势看,五月初紧接四月份,香港股市四月份犹如火凤凰烈火重生,整体表现不俗。不过,在四月底期指结算后,股市出现了若干调整,投资市场不禁担心这种趋势会否延续到整个五月份?而在未来一个月的时间里,我们是否真的需要Sell in May?先避避风头?

  在作抉择前,笔者认为必须先行评估内地宏观经济基础,以作股市的「定海神针」,未来公布的4月份宏观数据亦将引导市场选择方向。

  上周,笔者接受媒体的专访,谈到内地近期形势乐观。在政策面,内地媒体发布了关于近期政治局会议的公告,表示将会加大定向调控力度,预料市场将预期中央政府将持续增加流动性,对资本市场利好。在基本面方面,参考内地最新的形势,估计内地四月份CPI将轻微回升,而PPI的跌幅将会收窄,而制造业PMI亦将出现季节性的回升。在上月,内地食品价格环比显著上升,而非食品价格原则上保持稳定。故此,不少内地学者认为CPI将轻微回升至1.8%。而内地主要生产数据价格则持续出现下跌, 但PPI的跌幅将会收窄至负4.4%。由于中央政府的稳增长措施带动制造业稍微回稳,估计制造业PMI将出现季节性改善,回升至50.2%左右。至于外贸方面,外需保持稳定,估计内地出口恢复增长,而大宗商品价格低位元企稳,估计进口的跌幅亦告收窄,估计贸易顺差将扩大。

  经过中央政府的减息降准政策的拉动,内地流动性的确有所改善有助改善投资气氛,但近期并无出现投资回暖的迹象,估计固定资产投资增长速度依旧维持在较低的水平。而工业领域面临众多的压力,结构性调整待续,估计工业增加值增长将停留在低位。至于物价走势,由于食品价格回升,同时由股市带动的财富效应,亦将有助提升消费的增长。

  在中央政府的货币政策刺激下,新增贷款增长速度估计有改善。而存款准备金率的下调、持续定向宽松、以及短期信贷投放等等因素,有利内地货币的增长,估计M2增长速度将有改善,而M1亦将恢复水平。

  目前,中国经济下滑的压力依然巨大,存在进一步的减息空间,故此人民币对美元仍面临若干的贬值压力。与此同时,投资市场对中国是否推出QE? 彼此深感关注。不过,笔者认为机会并不太大,反而估计中国版LTRO、注资进入政策性银行、以及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将有望推出。虽然相关举措对改善基建项目的融资有支持作用,但是信贷资产抵押再贷款始终未如直接降低准备金率更为有效,笔者认为中国进行大规模实施QE的就会较低。

  今年「Selling in May」看来未必是良策,其实以往亦并不太明显。笔者不妨也检验一下「Selling in May」是否灵验?回顾美股过去50多年的历史表现,我们可以发现5月份并非最差月份(9月的平均跌幅和收跌机会都是最大的)。但整体来看,我们可以发现在美股市场上,每年的5月至9月可以说是市场表现淡静和充满挑战的时间段。因此,从5月开始,股市升幅将会放缓,并面对愈来愈多挑战。这才是导致美股市场上形成「Selling in May」规律的主要原因。

  相对美股而言,港股的5月表现缺乏显著的规律。根据1970年以来的恒指走势,在过去40多年里面,港股在5月收涨收跌的概率基本都是各占一半,而且该月表现的平均值在全年各月中也能排到第6位。因此,港股的「Selling in May」效应也并不十分显著。同时,港股市场在第二至第三季度各月的平均涨幅,也并未像美股一样显著低于第一和第四季度,卖出避险或者锁定获利的压力也并未如美股那般明显。

  不过,投资市场对内地的政策预期始终不能无止境扩张,特别是随着政策预期一一兑现,内地宏观经济的基本面能否出现改善亦是重要考虑。即使港股没有「Selling in May」,我们也不可以对海外市场的波动风险掉以轻心。传统智慧,十个牛皮九个淡,还有"五穷六绝"就在眼前,既然5月是美股及港股传统上的敏感时刻,投资者更加要保持警惕。(作者为资深金融及投资银行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