沪港深基金投资“三部曲” 考察投研能力是关键

2016-12-23 08:24:54 来源:经济日报 作者:

  ▲ 科学选择沪港深基金,应考察公募基金公司的港股研究能力,投资者可选择在市场形象、产品布局、投资业绩和创新发展等方面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

  ▲ 由于两地市场在投资策略、投资风格和事件驱动因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普通投资者应该重视港股与A股的差异,防范相关投资风险

  深港通于12月初正式开通,50万元的直接参与门槛让小额投资者望而却步,而通过公募基金公司设计的沪港深基金能大幅降低门槛,让本金不足的中小投资者能够间接参与进来,享受到我国资本市场双向开放及互联互通的成果。

  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今年以来已有47只沪港深基金成立,仅11月份成立的就超过10只,另有20只沪港深基金正在申请发行。在47只沪港深基金中,混合型(高度灵活配置)占比最大,共有33只;股票型基金有12只,还有低度配置的2只。面对品种繁多的基金产品,投资者该如何选择?又该如何防范投资风险?

  考察投研能力是关键

  所谓沪港深基金一般是指能够借助沪港通和深港通渠道投资部分港股的公募基金产品。沪港深基金的出现,理论上的最大优势在于扩大了基金产品的投资范围,让相关基金增加了提高收益的潜力。深港通在沪港通基础上,新增了市值在50亿元港币及以上的恒生综合小型股指数成分股,而恒生小型指数成分股今年年初以来涨幅可观。

  科学选择沪港深基金,首先应考察公募基金公司的港股研究能力。目前市场共有26家公司成立沪港深基金,其中已经发布“沪港深投资先锋”子品牌的前海开源旗下的相关基金数量最多,有11只(A类和C类合并),另有1只发布了招募说明书,数量是市场上第二、第三、第四名基金管理人旗下沪港深基金数量的总和。

  “招商基金也正在积极准备一系列沪港深主题基金,相关主题的公募、专户正在筹备,系统正在调试。”招商基金国际业务部总监白海峰认为,由于沪港深基金的管理人很大一部分是原来A股的投研人员,他们的投资理念、对港股的研究以及投资机构的逻辑主导有所不同,这些增量资金可能会对港股市场产生一些影响。

  济安金信基金评价中心主任王群航认为,“对于沪港深基金,更多的基金公司还只是在尝试阶段,毕竟很多公司对于港股的研究能力连短板都算不上,干脆就是空白。因此,在选择相关基金时,应重点考察在市场形象、产品布局、投资业绩、创新发展等多个方面在全行业处于领先地位的公司,这些公司往往具备一定的港股投资研究实力”。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统计显示,今年前10个月沪港深产品业绩分化严重,业绩最好的华安沪港深外延增长达到27%,前海开源沪港深优势精选及前海开源沪港深蓝筹位列第二和第三名,业绩分别为17%和16.93%,而成立于去年的博时沪港深优质企业则亏损20.93%。绝大多数同类概念基金成立时间都在300天左右,短期内业绩表现并不是很充分。

  上海证券基金评价中心分析师高云鹏认为,业绩的差异一方面反映了基金成立时点不同面临的市场情况不同,另一方面说明管理人的择时能力以及对“双市场”不同标的的把握能力存在差异。

  “除业绩之外,投资者更要关注沪港深基金实际操作中所持有的标的,由于目前不少沪港深基金成立时间较短,可供考察的重仓股数据有限。从已披露的数据看,目前多数沪港深基金仍以投资内地市场为主。投资者应慎重选择那些重A股无港股的概念基金。如果看好港股,主投资港股的QDII基金也可适当关注。”金牛理财网研究员何法杰说。

  科学配置相关产品

  由于互联互通渠道的开通,沪港深基金产品实际上与目前市场上部分存量QDII产品形成竞争。王群航认为,沪港深基金相比QDII基金最简单的不同点在于申购和赎回。QDII产品申购加赎回基本上需要7至8个交易日,而现在通过沪港深基金,申购和赎回的效率会有很大的提高。通过互联互通机制,基金公司到香港去买股票更方便了。

  东方财富网统计显示,目前市场上存量的带有“大中华”“香港”“恒生”名字的QDII基金约有19只,其中,约12只今年以来取得正收益,表现最好的华夏恒生ETF联接涨幅达13.55%,而南方旗下南方香港优选、南方香港成长同期下跌超过8%。

  在沪港通推出后,部分QDII基金实际上已经处于边缘化地位,市场申赎冷清,基金公司申请到的QDII额度一般难以用完。但是,自今年第一季度开始,在深港通利好、海外投资需求旺盛等多重因素作用下,沪港深基金发行火热。今年前三季度相关基金成立数量分别达7只、10只和10只,远高于去年同期。而今年的第四季度前两个月,新成立的沪港深基金的数量达11只,已超过今年前两个季度。

  有投资者表示,时隔多年QDII基金发行居然再次出现按比例配售,投资者的申购热情令人惊讶。深港通开行之后,不设总额度限制,对于沪港深基金来说,相当于又增加了较大额度,在一定程度上减缓了QDII额度不足的问题。

  从这个意义上看,QDII基金和沪港深基金的存在并不冲突,能够实现互相补缺。何法杰认为,“部分投资于大中华概念股市的QDII产品是否需要转型沪港深基金,这可能由市场、投资收益、规模变动等情况来抉择,而非基金公司能决定。沪港深基金在国内投资相关股票或有一定优势,但在海外投资部分,相信短时间内还是QDII基金更有话语权”。

  防范市场差异风险

  格上理财统计显示,在过去20年中,内地投资者投资港股的人数占比逐年上升,从1996年占比不到2%,到2015年占比达20%。这说明港股已经得到越来越多国内投资者的认可,乃至出现一定的香港市场“A股化”迹象。

  但也有市场人士持不同看法。“A股的特点是估值较高,行业轮动比较快。目前南下的资金大部分还在途中,深港通不再设总额度限制,但考虑到每日额度限制,如果未来半年港股通额度使用达到一定数量,这部分增量资金对于目前港股总市值而言,更多是预期影响,实际最终影响还要看实际流动性的改变,需要进一步判断。目前谈港股的A股化还言之过早。”白海峰说。

  前海开源基金国际业务部负责人曲扬认为,目前只是一个起点,随着深港通的开通,5年甚至5年以后港股的投资者结构会发生较大变化。从中长期看,对港股市场依旧持乐观态度。

  王群航预计,“在未来2至3年内,随着市场之间的合作不断加强,市场互相的认识不断加深,沪港深基金的数量将会继续增多,预计至少半数以上的主动权益类基金都可投资于相关市场”。

  业内专家提醒,由于不同市场在投资策略、投资风格和事件驱动因素等方面存在很大差异,对于基金公司来说,在开发沪港深产品时不能忽视市场差异,普通投资者也应该重视港股市场与A股市场的差异,防范相关投资风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