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给沪港通多一点耐心

2014-11-21 09:01:0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

  近日备受关注的沪港通开闸亮相。与早前市场的乐观预期有异,沪港通政策利好兑现后,A股和港股连续两日下跌,18日沪港通成交量急剧萎缩,上证指数下跌0.71%,恒指跌幅再度超过1%。是前期市场反应提前透支了政策利好?还是沪港通政策对市场提振仅仅具有短期效应?未来沪港通运行之下,是否会开启新一轮中资股牛市?

  在笔者看来,沪港通确实具有积极意义,但短期未能体现在政策开闸后的市场表现,主要与以下因素有关:一是前期市场表现提前透支了政策利好。实际上,自沪港通消息发布到政策正式落地,已经有超过半年的时间,期间A股与港股已经提前上演了一波上涨行情;二是两地投资者结构有异,投资人风格与策略并不相同。可以看到,沪港通开闸后,北上热情好于南下,主要差异在于港股市场机构投资者居多,且对A股基本面存有信心,毕竟从价值投资的角度,A股有相当多的股票存在低估。而国内投资者主要以散户为主,进入与适应新的市场都需要时间,保持观望者不占少数。

  当然,在笔者眼中,沪港通其实不是不应该作为一个短期利好来看待,更重要的是一个制度上的突破,体现了决策层促进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决心。从这个角度而言,尽管启动缓慢,但有助于投资者从早前疯狂回归理性,从长期来看不宜过度悲观。

  具体来看,沪港通更应该解读为促进资本项目开放与人民币国际化的重要举措之一,是证券投资放开的试验田,具有制度红利的意义。毫无疑问,近几年来,中国政府推动人民币国际化是十分积极的,包括早前外管局取消银行对客户美元挂牌买卖价差管理,促进外汇市场自主定价;央行放开小额外币存款利率上限的改革试点由上海自贸试验区扩大到上海市的试验;欧洲大陆称为亚洲以外的第二大人民币离岸市场;金砖国家开发银行总部定于上海等等,都是人民币国际化加速推进的重要举措。

  而从实践角度而言,沪港通为海外投资者投资国内提供通道,有利于A股融入全球资本市场。正如上文所言,相比与国内散户,港股主要构成是机构投资者,具有较强的基本面分析与行业分析能力,从长期来看,有助于促进市场估值更加合理。而从基本面分析,尽管中国经济面临新常态下的放缓,但纵观全球仍然属于发展中国家的增长龙头。在全球改革普遍进行缓慢之际,中国结构性改革仍然加速推进。此外,A股已经较长时间处于低位,蓝筹股市盈率普遍偏低,如果未来一段时间可以看到经济企稳与政策红利相结合,将进一步吸引全球资本投资A股。

  当然,上述利好的释放是个长期过程,更关键的是,还需要有诸多政策措施的配合。比如,虽然通过沪港通,两地资本流动得到了一定的便利,但毫无疑问,两地在管理体制、信息披露、法律健全程度、从业人员素质等方面仍然都存在着一定差距,未来继续健全与完善国内资本市场,促进注册制的推进是必要的。此外,相关改革加速推进无论是对于海外还是国内投资者信心也是必要的。例如,推动国内养老金制度改革,培养越来越多的机构投资者入市;落实十八届三中全会全面深化改革的方案,积极推动国企改革、金融改革与财税改革等等,都是努力方向,有望为开启新一轮牛市保驾护航。

  作者简介:

  沈建光为瑞穗证劵亚洲公司董事总经理、首席经济学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