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海南省科技厅的推荐,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以下简称“热科院”)申报的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于2007年11月获得国家科技部批复。基地获批以来,按照“基地—项目—人才”的指导思想,推动我省国际科技合作交流日益深入,国际科技人才队伍持续壮大,在推动我国热带农业科技发展和科技援外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

  中国的热带农业是建立在引进国外热带农业生物资源和先进科技资源的基础上,通过创新发展起来的,这是中国热带农业发展的一条重要经验,也反映了中国热带农业发展的基本规律。经过50多年的发展,我省已形成了天然橡胶、木薯、甘蔗、油棕、热带畜牧、热带香辛饮料、南药等热带农业科研体系,在我国和世界热区热带农业科技中的地位和作用得到不断提升。

  基地建立以来,该院不断加强国际合作交流项目的组织和管理,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平台,组织实施了大量国际科技合作项目。2008年至2012年,共承担各级各类国际科技合作交流项目135项,其中科技部国际合作重点项目6项,科技援外培训4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国际(地区)合作与交流项目1项,农业部国际合作交流项目7项,引智项目33项,国际科技培训项目58项,援外科技培训13项,海南省国际科技合作项目9项,还承担了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国际椰子遗传资源网、加拿大国际发展研究中心、阿曼苏丹国等境外机构资助项目4项,国际科技合作项目经费达到6000多万元,与基地建立前5年相比,项目数量增加了3倍,项目经费增加了5倍。

  以项目为依托,共引进各种热带作物种质资源1400多份、国外先进技术30多项,先后建立了橡胶树种质圃、热带牧草种质圃、木薯种质圃、热带水果种质圃、热带香辛饮料作物种质圃、热带棕榈植物种质圃等6个种质圃。

  通过品种和技术的引进、消化、吸收、再创新,选育出的木薯华南10号和华南11号新品种,荣获2009年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选育出的牧草热研4号新品种,荣获2009年神农中华农业科技二等奖;选育出的牧草热研17号、热研18号等4个热带新品种,获7项省部级科技奖励。

  引进和培养了近200名高级人才,其中2名专家获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天然橡胶研究杰出金奖,1名当选国际橡胶研究与发展委员会主席,1名获国家引进国外智力先进个人称号。聘请的外国专家中有3人获得国家“友谊奖”,6人获海南省“椰岛奖友谊奖”、“椰岛奖纪念奖”。

  以国际科技合作基地为基础,该院不断搭建新的合作平台。目前,该院共有11个国际合作平台:1.科技部“国际科技合作基地”;2.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基地(热带牧草选育);3.海南—东盟科技合作基地(热带作物);4.中国援刚果(布)示范中心;5.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澳大利亚迪肯大学先进热作材料国际研究中心;6.中国—尼日利亚木薯中心;7.热带药用植物研究与利用国际联合实验室;8.特色热带香料饮料作物引种及产业化国家引进国外智力成果示范推广基地;9.中国—FAO国际农业培训中心热作分中心;10.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国际热带农业中心合作办公室;11.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与夏威夷大学热带植物保护合作研究中心。

  热科院国际合作处处长蒋昌顺说,目前,国际科技合作正处在一个繁荣发展阶段,进入了历史上最好的时期,经过这几年的国际科技合作,对该院在科研、生产、生活中发挥了很大作用,国际合作平台逐渐完善,国际合作人才队伍不断壮大。通过国际科技合作,引进国外科技资源,加快了该院的创新步伐,为产业、科技创新提供了较好的服务,促进该院热作科技事业不断发展。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