粳稻政策包括产业政策、稻谷最低收购价政策、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等。

  产业政策

  近年来国家出台了一系列支持稻谷发展的产业政策,主要有《水稻优势区域布局规划(2008—2015年)》、《全国农业和农村经济发展第十二个五年规划》、《国家粮食安全中长期规划纲要(2008—2020年)》、《东北振兴十二五规划》、《全国新增1000亿斤粮食生产能力规划(2009—2020年)》等。这些政策从不同层面对稻谷生产进行了规划和部署。

  最低收购价政策

  为保护农户种粮积极性,进一步促进粮食生产,在2004年粮食流通市场全面放开后,国家实施了最低收购价政策,品种包括稻谷和小麦。在稻谷方面,2012年国家发改委下发的《2012年中晚稻最低收购价执行预案》中规定粳稻最低收购价为2.8元/公斤,当市场价格连续三天低于国家公布的最低收购价格时,按照规定程序启动收购预案。

  2004年以来稻谷国家最低收购价格情况

  单位: 元/公斤

  收购数量上,2005年收购托市籼稻1287万吨,2006年收购托市籼稻825万吨,2007年收购托市粳稻238万吨,2009年收购托市籼稻847万吨。2008年、2010年和2011年,由于整体物价水平上涨较快,以及各类主体积极入市收购,稻谷市场价格明显高于最低收购价格,当年国家没有启动稻谷托市收购。目前的最低收购价政策对保障农民种粮收益起到了积极作用。

  临时存储收购政策

  2008年稻谷丰收,价格出现下滑,为了保护农民利益,稳定市场价格,促进粮食生产稳定发展,2008年国家开始实行秋粮品种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累计收购稻谷1426万吨。2009年为继续保护主产区农户种植收益,提高农民种植积极性,经国务院批准,国家发改委、粮食局、财政部、中国农业发展银行四部门联合下发了《关于做好2009年东北地区秋粮收购工作的通知》(发改经贸﹝2009﹞2969号)、《关于2009年国家临时存储粮食收购等有关问题的通知》(国粮调﹝2009﹞242号)等文件,逐步明确了国家临时存储收购政策的有关细则。

  临时存储收购政策是利用调节国家储备来平稳市场,保护种植户利益和生产积极性,进而稳定相关粮油品种生产,加强国家粮食安全的宏观调控举措。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