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疗大数据趋热 量子计算等十大领域蓄势待发

2016-11-04 07:37:1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祁豆豆

  11月2日-3日,“首届中国医院能力建设与发展暨健康医疗大数据应用发展大会”在北京召开,本次会议由国家卫生计生委能力建设和继续教育中心主办,主要聚焦中国公立医院院长职业化建设与健康医疗大数据政策设计与制度安排。会议期间,广东省人民医院党委书记耿庆山分享了“基于大数据的未来医学”,在其看来,量子计算、人工智能、医疗机器人、3D打印等十大技术领域都将成为未来医学的重要发展方向。

  据了解,未来量子计算在医疗领域的应用主要是服务于大数据下的精准医疗发展。耿庆山表示,精准医疗与微生物组学的发展带来数据的急剧膨胀,现有的技术将无法支撑运算任务,而量子计算比传统的电脑拥有更强大的计算能力,它能够解决一些高度复杂的医疗问题。人工智能则能够以更快的速度、更深的层次处理数据,从而帮助人类从大量非结构化数据中找到不一样的视角。在耿庆山看来,人工智能还具备卓越的学习能力,可以实现个性化分析目标,因而可以广泛应用于医疗领域。

  而围绕人工智能进一步延伸的医疗机器人、纳米机器人以及人体电子化等领域也是未来大数据引领下的热门医学领域,且目前已受到产业资本的关注。其中达芬奇机器人系统就已被使用,其未来的应用场景主要为远程监控,即机器人系统能够让医生跨地域远程诊疗,同时也可以为特殊的病人提供康复护理帮助。而纳米机器人则是可以通过血液循环进入人类内部,在病理监控、行使功能、靶向运输药物、纳米级手术等方面有应用潜力。

  数字化诊疗同样依赖于人工智能。耿庆山告诉记者,患者可以求助于手机语音助手的设备,例如全息投影医生Dr.WebMD,它可同时解决多种询问,包括解决患者疑问,通过网络预约医生,并向医生反映患者的症状和顾虑,构建一个数字化医疗护理模式。

  而所谓人体电子化,耿庆山介绍称,到2025年,人类身体的一部分也会转变成电子化。这种概念现在多见于假肢、器官等代替物的应用。除了仿生的假肢,预估已有3万-5万人体内植有RFID芯片。“脑机接口”就是人体电子化的另一种表现形式。耿庆山称,它主要是在人脑和外部设备之间建立直接的连接通路。这一技术最常见的应用是实现脑成像、监测神经活动。据悉,目前已应用于耳蜗移植、心脏起搏器,且有望实现“神经塔桥”。

  便捷式诊断设备则是未来医疗大数据的另一大突破领域。耿庆山告诉记者:“业界有研究团队正试图开发一种手持便捷式诊断设备,它可以在数秒内扫描人体器官并诊断疾病。其特点就是轻便、易携带,可用于治疗咽喉炎、睡眠呼吸暂停、心房颤动等疾病。”

  在耿庆山看来,伴随大数据的快速发展及应用,IT领域和医疗服务机构都应该保持更开放的态度,相互融合加强整合,只有将前沿技术与医疗服务充分整合,医疗服务的效率才能够真正提升,发挥1+1大于2的效益。

  值得一提的是,目前A股市场上万达信息、卫宁健康、创业软件、海虹控股等公司均已率先投身医疗信息化,其共同点均是借助互联网技术优化医疗服务,并分别从区域卫生信息化管理、医院信息化管理、医保管理等角度积极探索医疗大数据的商业化价值。另一方面,九安医疗、乐普医疗、鱼跃医疗、美年健康等公司则是从硬件端、服务端出发向技术端谋求融合,以提升医疗服务质量。而未来随着医疗大数据的快速发展,上述十大医学领域或将很快成为各路资本争相竞逐的下一风口。

  【相关阅读】

  首批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试点省市确定

  从国家卫生计生委了解到,为推进和规范健康医疗大数据的应用发展,福建省、江苏省及福州、厦门、南京、常州被确定为健康医疗大数据中心与产业园建设国家试点工程第一批试点省市。

  “健康中国”大行动 15年喷薄一个16万亿大产业

  “把健康融入所有政策,全方位、全周期维护和保障人民健康。”一个保障生命全周期的健康行动启程,一个以十数万亿计的健康产业正喷薄待出。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规划征意见 提12大任务

  《“十三五”卫生与健康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公开征意见,旨在提高医疗服务和健康保障全民健康水平,提供建设“健康中国”和发展的科技支撑。

  健康产业科技创新规划年内出台 十万亿盛宴将开启

  作为当前人们最为关心和最具开发潜力的“朝阳”产业,大健康产业“十三五”科技创新专项规划最近有了实质进展。专项规划编写组专家代表清华大学李蔚东研究员在接受《经济参考报》记者独家专访时透露,《“十三五”健康产业科技创新专项规划(征求意见稿)》已在相关部委和专家之间传达反馈,并已收集部分修改意见,目前正进一步完善,预计年内将正式发布。

  健康产业将成国民经济支柱产业

  近日,中共中央、国务院正式印发了今后15年推进健康中国建设的行动纲领——《“健康中国2030”规划纲要》。规划纲要提出,健康产业将成为国民经济支柱产业,同时纲要内容还包括,到2030年,人均预期寿命达到79岁,人均健康预期寿命显著提高;以及全民健康素养大幅提高,健康生活方式得到全面普及,有利于健康的生产生活环境基本形成,食品药品安全得到有效保障,消除一批重大疾病危害等。

  【机构研究】

  中信建投:医疗信息化投资机会梳理

  【个股解析】

  智慧医疗12只概念股价值解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