保障中国玉米供应 衍生品工具有用武之地

2020-09-14 07:43:48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陈雨康 记者 宋薇萍

  由大连商品交易所(简称“大商所”)主办的2020年中国玉米产业大会9月10日在大连举行。此次大会就玉米供需面情况等问题展开了讨论。

  作为我国三大主粮之一和饲料第一大原料,玉米的市场变化关系到农民、玉米深加工产业、饲料行业等方面。今年在疫情影响之下,玉米的供应充足、价格稳定更显得重要。

  全国畜牧总站站长、中国饲料工业协会秘书长王宗礼在会上表示,2019年我国饲养动物消耗饲料原料总量3.52亿吨,其中玉米消耗约1.83亿吨,占玉米产量的70.2%。近10年来,玉米年产量从2009年的1.73亿吨增长到2019年的2.6亿吨,增幅达51%。国内玉米供需经历了从长期供应不足到阶段性供应过剩,再到现阶段偏紧三个阶段。

  “7月上旬,中国饲料工业协会配合行业主管部门对今年玉米供需作出初步研判:受养殖业和深加工业成本降低等因素影响,国内玉米库存持续消化,但整体供应仍有保障。今年我国饲料用玉米消耗量将维持在1.8亿吨左右的水平,玉米产需形势将与2019年相当。”王宗礼介绍道。

  多位业内人士均在会上表示,当下,玉米产业企业多角度运用期货、期权等衍生品工具管理价格风险更显得至关重要。

  王宗礼表示,今年,玉米价格一路上涨,饲料行业和养殖企业经受了生产成本增加、产品价格上涨等因素的困扰。“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形势,各家企业要苦练内功,积极利用期货工具提高抵御市场风险的能力。同时,要提高市场经营风险管控意识,准确把握宏观经济形势和行业发展形势,助力畜牧产业健康发展。”

  在新的市场形势下,处于中下游的玉米深加工行业也迎来了转型契机。象屿集团金象生化副总经理侯国利表示,全球粮食供给进入紧平衡格局,中国前些年的托市、国家临储等政策以及多年粮食产量连增为化解危机提供了有利条件。玉米深加工行业要抓住机遇,特别是在粮食紧平衡成为常态的背景下,更要通过产融结合解决粮源问题。

  大连商品交易所党委书记、理事长冉华在会上表示,大商所将继续丰富玉米产业链衍生产品体系。积极稳妥推动生猪期货上市,加快研发相关中下游期货品种;提升品种功能和市场运行质量,持续完善玉米产业链现有品种合约规则,“一品一策”促进功能发挥,推动合约连续活跃;探索持续共享的产业服务新路径,拓展“保险+期货”的内涵外延,依托大商所“农民收入保障计划”等做好“三农”服务,运用好期货价格发现和“再保险”功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