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工业园区真金白银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力争2025年制造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

2021-03-05 09:52:04 来源:新华日报 作者:宋梦露

  日前,苏州工业园区管理委员会、苏州自贸片区管理委员会发布《关于促进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意见》,并配合该意见出台了若干措施,即“制造业十条”。新政从“提能级、促转型、强创新、广开放、优企业”五方面,重新定义了园区制造业高质量发展的新内涵。

  本次出台的制造业新政,为园区首部综合性制造业政策,支持方向明、支持范围广、支持手段全、支持力度大,真金白银地引导与促进制造业企业转型发展,系统谋划制造业向高端化、数字化、绿色化、服务化、品牌化的转型之路。

  从宏观层面看,意见提出,要打造一个包括25个关键指标的“坐标系”,具体指标有“2025年制造业产值突破7000亿元”“增加值占比不低于40%”等。围绕这个“坐标系”,园区将重点实施能级提升、转型升级、创新驱动、扩大开放、服务提升五大专项行动。

  从微观层面看,根据意见,苏州工业园区将建立一个从低到高包含“高原产业”“重点企业”“尖峰企业”“链主企业”的金字塔型制造业企业分级分类管理体系,针对不同层级企业的特点和需求精准施策。比如,园区将对年度营收30亿元以上且同比增长2%以上满足条件的“尖峰企业”,按其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前两个年度最高值增量部分,给予不超过50%的奖励。

  “概括地说,此次新政包括两方面创新,一是‘人无我有’,二是‘人有我优’。”苏州工业园区经济发展委员会副主任王颀举例,根据新政,园区未来将突出发挥“链主企业”在产业链上的关键“节点”作用,探索“以商招商”。对招引优质项目落地的“链主企业”,园区按其对地方经济贡献较前两个年度最高值增量部分,给予不超过80%的奖励。这就是一项“人无我有”的突破。

  “人有我优”方面的创新举措更多:针对高端制造领域,园区提出,加大对查新机构认定的国际首台套奖补力度,并在本级增加园区首台套项目梯次储备,鼓励创新;针对服务制造领域,结合制造业企业服务性收入进行奖励,鼓励制造业企业从生产单一产品向提供“产品+服务”转型,加速升级。此外,在奖补方式上,园区将依据企业对地方经济的贡献给予“里程碑”式奖励,并将对“里程碑”奖励进行升级,鼓励制造业企业持续投资、做大做强。

  制造业是国民经济的主体,是立国之本、兴国之器、强国之基,十九届五中全会明确提出,坚持把发展经济着力点放在实体经济上,坚定不移建设制造强国。

  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基础雄厚,工业门类齐全,现有制造业法人9000余家,是国家新型工业化产业示范基地,也是省级“互联网+制造业”示范基地。数据显示,目前,园区电子信息、装备制造两大主导产业产值分别达到和接近2000亿元,生物医药、纳米技术应用、人工智能等新兴产业各具特色。2020年,园区制造业增加值达1236.7亿元,可比价增速高于GDP增速0.6个百分点;生物医药产业产值突破1000亿元,产业集聚化发展特色鲜明。

  苏州工业园区制造业有着鲜明的特点:外资工业企业产值占规上工业企业产值83%,外向型经济特点明显;高技术产业投资占固定资产投资比重、战略性新兴产业产值占规上工业总产值比重全市领先。

  苏州工业园区党工委委员、管委会副主任卢渊用“充满活力”“开朗外向”“秀外慧中”“卓尔不凡”四个词,生动描绘园区制造业的全貌。“在土地等要素资源有限的条件下,如何提高制造业产出水平、提升产业集聚度、加强创新成果转化,是摆在园区面前的必答题。”卢渊说,近年来,园区先后出台了技术改造、人工智能、绿色发展等文件,在拉动制造业投资、鼓励企业提质增效、节能低碳等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

  产业的高质量发展离不开人才的高效支撑,此次园区还同步出台了《关于外国人才工作生活便利化服务若干举措》,包括外国人才出入境和工作便利、外国人才评价激励、健全外国人才服务保障体系三部分,共19项内容,其中,3项属于全国首发,10项属于全省首创。3项全国首发内容分别为长三角地区外国高端人才互认、建立国际职业资格比照认定职称通道、外国高端人才(A类)达到退休年龄时基本养老保险缴费年限不足15年的可申请后延缴费。目前,苏州工业园区有外国人才3937人,其中外国高端人才1689人,占全省五分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