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春走基层 | “我在寒区测试新车”——走近黑龙江黑河新能源车工程师

2024-02-07 08:19:4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俞立严 杨升 贾立歆

  零下30摄氏度的中国黑河汽车寒区试验基地,上汽大通新能源车正在测试

  记者 杨升 贾立歆 摄

  北纬50度,中国黑河,气温已经降到零下30摄氏度,冰天雪地。天刚亮,在汽车寒区试验基地,顶着呼啸的北风,上汽大通三高及外场试验系统经理刁峰已开始和团队同事们测试新款电动车在极寒状态下的工况。“时间宝贵!要抓住寒地试车的黄金期,把寒冷运用到极致!”刁峰在风中大声说,未来这批新款电动车通过测试后将有望出口到北欧国家。

  2024年新春将至,上汽大通的测试工程师们依然坚守在自己的岗位上,一边顶风冒雪,一边与时间赛跑,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寒地测试各种新能源汽车,同时也在测试着各自生理、心理和物理的三重极限。上海证券报记者日前来到他们中间,在中国最北也是最冷的新能源汽车“考场”,近距离感受新一代汽车人实践“绿色科技,逐梦出行”使命的动人事迹。

  挑战极限寒冷的新车“考官”

  黑河市,古称“瑷珲”,地处大兴安岭东端,小兴安岭北部。冬季的黑河,千里冰封,白雪皑皑。加速、转弯、急停、漂移……一辆辆在冰雪路面上测试的新能源汽车穿梭于天地之间,场面蔚为壮观。对于一款未上市的新车而言,这是必经的考验,只有经过严格的测试审核、修正调整,新车最终才能推向市场。

  刁峰就是这个新能源汽车“考场”的“考官”。“夏天这边还是一条河,冬天气温太低,冰面厚度已经达到一米以上,而这恰恰能够满足我们车辆的测试需求。”刁峰对记者说,在滴水成冰的户外,工程师们戴的手套一碰到车身就会被牢牢冻在车上。

  中国矿业大学机械专业毕业的刁峰已经在上汽大通工作了6年,他自嘲团队伙伴们是一群“执着于追逐寒冷的人”,每一个冬天都会雷打不动地来到祖国北疆,完成寒地试车的任务。

  刁峰介绍,车企不仅要负责车辆的研发和生产,也要保证后续性能测试成功。在新车上市前,要让车辆经历高温、高寒、高原、高湿、高腐、山区、沙尘等极端环境的考验,其中高寒测试是关系车辆安全不可缺失的关键一环,工程师们需要全面检验车辆在低温和复杂冰雪路况下的可靠性、安全性和稳定性。

  由于工作任务繁重,新能源汽车较大测试项目会被拆分成若干个细项便于执行。以新能源混动车型为例,除了常规测试内容之外,还有额外的油电转换动力输出实验,需要在极寒条件下进行电量平衡测试。跟车作业仅是刁峰团队日常工作的一部分,数据分析、沟通协调等也是他们的重要工作。很多时候,户外收工才是一天工作重头戏的开始,经过长时间的磨炼,每名队员均已成为“内外兼修”的专家。

  与刁峰一样奋斗在汽车测试一线的员工有8人,他们完成了180个项目的测试,排除了几十项隐患,守护了千万驾驶者的平安。临近春节,刁峰和同事们去江边举行了一次小型烟花晚会,“2024年我的心愿就是实验能够顺利完成。”望着绽放的烟花,一位年轻的工程师许愿说。

  中国新能源汽车获世界认可

  “上汽大通不会因为出口某一个地区,而改变对品质的要求。”上汽大通总经理郝景贤对记者说,上汽大通MAXUS新车要“高质高价”出口海外,要做全球标准。

  在郝景贤看来,出海已有十年的上汽大通,通过高端化出海、国际化研发、定制化产品、新能源化策略等方面的探索,实现了从“中国制造”迈向“中国智造”,再跨越到“中国创造”的转变,“这不仅仅是自身的成功,更是中国汽车产业崛起的象征。”郝景贤说。

  在刁峰等新一代上汽大通职工的努力下,2023年上汽大通海外全年销量超9.6万辆,推动海外累计总销量达32万辆,远销73个国家和地区,发达国家销量占比达90%以上,“全球发达国家首选中国车”已经成为上汽大通的品牌代名词。

  在新能源汽车赛道,上汽大通的“大家”系列新能源车在全球多个国家的销量持续攀升,同时,上汽大通新能源轻客也成为欧洲、澳大利亚等市场最畅销的轻客品牌之一。

  在此前的巴黎车展上,作为欧洲新能源车市场上的新兴参展品牌,上汽大通展台迎来了一位“特殊观众”——法国总统马克龙。马克龙在上汽大通展台停留多时,观看展车的同时,不时与展台工作人员交流。

  上汽大通是中国汽车企业高质量发展的缩影。2023年,中国汽车出口在车型结构方面再上新台阶。

  上汽国际党委书记、副总经理赵爱民对记者透露,上汽集团2024年的海外销量目标是135万辆,2025年目标为150万辆。不久之后,刁峰和同事们测试的新车有望出现在欧洲的大街小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