易碳数科董事长周晶:让中国碳数据管理和碳足迹计算服务更专业

2024-04-01 20:23:5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陈梦娜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梦娜)上海易碳数字科技有限公司(简称“易碳数科”)专注于工业制造业碳排放数据量化云计算产品研发和专业技术服务,致力于以工业互联网架构和工业软件应用模式为企业提供快速、高效、精准的组织碳排放核算和产品碳足迹量化服务。

  易碳数科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助力企业实现低碳产品体系建设?如何共建共赢产业生态圈?如何培育和壮大新质生产力的?近日,记者专访了易碳数科董事长周晶。

  打造“工业碳数据云计算专家”

  上海证券报:请您介绍一下易碳数科创立的背景?公司是如何通过技术创新从而脱颖而出的?

  周晶:从国家层面来看,实现“双碳”目标的窗口期短、压力大,亟需摸清各行业企业及产品的碳排放数据,以科学合理地制定低碳路径规划和政策。从行业层面来说,亟待建立统一的行业标准,以对整体的行业和产业结构调整制定科学规划。从企业层面而言,企业需要了解自身的碳排放情况以规划自身节能降碳与低碳转型,处在产业链上游的工业企业,面临着下游用户供应链碳中和及国际贸易的碳信息披露需求。

  易碳数科创立于2017年,公司秉承“工业碳数据云计算专家”定位,深度融合流程制造行业碳数据精准量化的经验,自主开发基于国际ISO标准体系和适用国内行业标准的积木碳数据云计算系统,通过工业互联网部署方式,为以冶金、建材、有色、化工为代表的流程制造工业及其供应链企业提供碳数据精准量化和一站式“双碳”综合解决方案。

  易碳数科将云计算、大数据、物联网等新技术与行业专有知识深度融合,推出了独创的“积木LCA(生命周期评估)系统”,采用模块化架构,深度融合流程工业、LCA算法、区块链等技术手段,为客户提供基于工业互联网平台的云计算服务。系统集成了包含冶金等相关行业两千多种产品计算模型,50万+涉及50多个细分领域的中国本土化环境影响因子数据库。从原材料、生产、加工、运输、仓储,直至交付用户使用和回收,协助企业获取全生命周期碳排放数据,并以碳标签的形式进行标识,展示每个产品或服务的全生命周期碳排放足迹,为企业打上真正的绿色印记。

  立足当下,我们全力打造以碳核算为基础的数据服务和以LCA碳足迹计算为核心的技术服务,助力企业实现低碳产品体系建设和绿色品牌建设,携手相关机构积极开发各类碳汇资源。放眼未来,我们将联合生态圈伙伴,聚焦LCI(生命周期清单)数据库建设、SaaS化产品服务及低碳技术实施,融合低碳金融手段,构建碳中和全产业链解决方案。我们的使命是“成为碳数据量化领域民族工业软件脊梁,让中国碳数据管理和碳足迹计算服务更专业”。

  共建共赢低碳生态圈

  上海证券报:目前公司客户涵盖钢铁、电力、新能源等多个行业,请您谈谈公司如何践行生态圈共建共赢的发展思路?

  周晶:作为一家专注于碳数据量化的创新公司,我们深知单一企业的力量是有限的,只有通过构建产业生态圈,整合各方优势资源,才能真正推动经济社会的绿色低碳转型。为此,我们秉持“共建共赢”的理念,汇聚龙头企业、专业机构、高校科研队伍等多元力量,携手打造一个相互赋能、良性循环的低碳生态圈。

  具体而言,我们与众多国内外顶级机构与公司都建立了良好的合作关系,合作伙伴涵盖如中国钢铁工业协会、中国化学与物理电源行业协会、中国建筑材料联合会、中国电力企业联合会等行业协会,宝武集团、鞍钢集团、国家电网、大唐电力、中色集团、菲达环保等大型央企与国企,清华大学、同济大学、中国工业互联网研究院等大学及研究院所,中国建设银行、中国民生银行等金融机构,共同推进和夯实整个产业生态的发展赛道。

  在国际方面,易碳数科是唯一同时获得国际应用最广的 Ecoinvent 和GaBi两家数据库公司数据商业使用授权的合作单位,整合了近5万条全球范围内的LCA数据。易碳数科的碳足迹量化工业软件也是我国最早受到欧盟环境影响评价互认平台Eco-Platform认可纳入的中国软件工具。今年3月,易碳数科积木LCA软件与国际顶尖软件openLCA实现全面互认,既证明了易碳数科软件数据格式和算法的高度规范性,更体现出该系统用户操作与界面的兼容性,为未来拥抱国际市场奠定了坚实基础。

  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孕育创造有利条件

  上海证券报:请问您认为企业应该如何培育、发展、壮大新质生产力?

  周晶:发展新质生产力是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内在要求和重要着力点,推动新质生产力加快发展,我认为应该从以下几个方面发力:

  一是加快新兴技术创新突破。新质生产力的核心驱动力源于新技术变革所带来的生产效率和质量提升,企业应大力加大新一代信息技术,如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前沿技术的研发投入,推动这些技术在生产制造、服务流通等领域深度融合应用,实现传统产业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全面升级。

  二是构建完备的新型基础设施体系。新质生产力需要新型基础设施作为坚实承载,企业应积极参与5G网络、工业互联网等新型基础设施建设,打造高速率、广连接、智能化的新基建体系,为新技术、新模式、新业态加速孕育提供基础支撑。

  三是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态。随着新技术应用,新兴业态如平台经济、服务经济正迅猛发展。企业应顺应这一趋势,主动推进产业生态链重塑和价值链重构,培育壮大新兴产业生态,为新质生产力加速孕育创造生态环境。

  此外,人才是创新和发展的推动力,企业还应重视培养复合型人才队伍,为新质生产力发展提供智力支撑和制度保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