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 上海加快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

2024-04-01 20:48:5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梁蕾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梁蕾)上海市人民政府办公厅近日印发《上海市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 打造绿色低碳供应链的行动方案》(以下简称《行动方案》)。《行动方案》明确提出,到2025年,制定出台3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或团体标准,基本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显著拓展产品碳标识应用场景,推进打造50家以上绿色低碳链主企业,培育一批具有国际服务水平的绿色低碳专业服务机构。到2030年,制定出台100个左右产品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或团体标准,全面建成产品碳足迹服务平台体系,推动产品碳标识认证制度在长三角全面实施并广泛应用,形成市场化良性运转的绿色低碳供应链,集聚一批具有国际影响力的绿色低碳链主企业和专业服务机构。

  聚焦长三角 建立高标准政策和标准体系

  碳足迹是用来衡量个体、组织、产品或国家在一定时间内直接或间接导致的二氧化碳排放量的指标。

  我国一直积极部署低碳转型任务,加快提升我国重点产品碳足迹管理水平,促进相关行业绿色低碳转型。2023年11月,国家发展改革委等多部门发布《关于加快建立产品碳足迹管理体系的意见》。2024年3月,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征集“新三样”碳足迹国家标准项目提案。

  上海坚定不移地走绿色高质量发展之路,绿色低碳是上海四大新赛道之一。此前,上海提出到2025年绿色低碳产业规模将突破5000亿元。

  2023年10月,上海市发布全国首个国际绿色贸易服务平台,提供碳盘查及碳足迹认证等服务。越来越多的产品获得碳足迹证书,产品涉及钢铁、风电、机械、船舶制造等行业。

  “《行动方案》中很重要的一点是对于长三角地区供应链管理理念的更新,更注重与现代化、国际化的绿色低碳发展需求相接轨。《行动方案》从上海出发,聚焦整个长三角区域,这个区域覆盖我国汽车制造、集成电路、机械设备、纺织服装以及化学工业等重要产业链。该方案不仅从碳排放维度提出强化碳足迹管理,更从绿色制造、绿色低碳运输、资源循环利用、绿色电力开发利用以及绿色低碳技术研发方面进行了全面布局,为区域产业链升级提供了重要的方向性指引。”中央财经大学绿色金融国际研究院气候金融研究中心执行主任刘慧心表示。

  刘慧心分析,按照《行动方案》目标设定,预计长三角地区编制的碳足迹相关地方、企业以及团体标准将陆续出现,成为支持国家碳足迹标准体系建设的重要力量。与此同时,《行动方案》将推动企业加强产品碳足迹管理,包括碳足迹的监测、评估和报告,以更好地应对市场发展趋势及国际贸易壁垒,提升我国外贸产品的竞争力。此外,随着产品碳标识认证试点等工作的推进,预计在消费者层面将提高对于产品碳足迹的关注和意识,从而形成绿色低碳消费的新风尚。

  完善数据库 打造完整的碳足迹管理生态体系

  “当务之急是要打造一个完整的碳足迹管理生态体系。”复旦大学环境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李志青接受记者采访时表示,要对标国际高标准碳足迹管理体系规则,从供给端和需求端两个方面发力。供给端方面,要利用大数据、区块链技术构建碳足迹数据库。鼓励行业协会、科研院所等研究和推进规范标准的制定,注重碳核算人才建设培养。需求端方面,政府、国有企业特别是产业链供应链上的龙头企业应起到好示范引领作用,推动上下游供应链体系建设,协同减碳。与此同时,提升个人低碳意识,通过碳普惠的方式,鼓励消费者购买使用碳足迹较低的产品。

  李志青强调,金融有必要更加靠前,在推进“双碳”工作中发挥积极作用,可以较好打通国内外资本市场。

  “产品碳足迹核算基础通用国家标准的出台将是后续标准体系建立完善的重要基石。”刘慧心表示,目前我国建设碳足迹管理体系的首要重点仍是标准的构建,由于产品碳足迹核算涉及的产品种类繁多,通用标准的出台能为企业和组织提供可操作的指南,明确核算边界、核算方法等基本性要求,进而为各行业的碳足迹核算以及具体实践形成规范。

  “碳足迹核算的另一大基石是广泛涉及各行业各类产品的碳足迹背景数据库。目前国内已有部分公开数据库发布,但尚未得到国内外市场的广泛认可。”刘慧心说,此次上海提出将依托全市“双碳”数智平台建设重点行业和产品碳足迹背景数据库,鼓励各类主体上传符合要求的产品碳排放因子以及相关数据资源,预计能进一步为我国碳足迹核算提供重要的数据补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