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意社:传统制造企业“互联网+”需从“四化工程”入手

2015-12-25 12:05:1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宋薇萍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宋薇萍)“互联网+”已成为时下的热门话题,不过,相对于淘宝、京东的火热,与大宗商品相关的传统制造业领域,企业与平台的“联姻”仍处于摸索阶段。生意社最新发布的第十一版《大宗商品现货交易市场研究报告》数据显示,目前国内已有超过1200家大宗商品交易平台,但实际参与大宗商品线上交易的实体企业数量不足8万家,平均下来一个平台对应的企业寥寥可数,实际线上交易规模也不及线下交易规模的20%。

  对此,中国大宗商品发展研究中心秘书长刘心田指出,大宗商品平台产业化空间巨大,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互联网+”需求与大宗商品平台产业化需求是契合的。之所以两者尚未“化学反应”,原因在于“四化工程”尚未展开。

  刘心田解释,所谓四化工程,即数据化、平台化、金融化、国际化。其中,“数据化”是基础,企业实现了“数据化”,也就拿到了进入产业互联网的“护照”;“平台化”是核心,“平台”是企业在产业互联网的“身份证”;“金融化”是“互联网+”的重要工具和手段,也是产业互联网的方向之一;“国际化”则是企业、平台做大做强的一个重要选择。

  对于如何“四化工程”,刘心田认为,最好的实现路径则是“借船出海”,如数据化,当下很多大宗商品数据商机构都可以为传统企业提供包括公开报价、建设企业数据库、指数建设及发布等数据化服务。再如“金融化”,无论是银行还是证券、期货、信托等金融机构,已然通过与平台的合作(或自建平台)设计了完整科学的金融化解决方案。企业所要做的就是增强意识,积极拥抱。

  刘心田预计,“四化工程”短期能助力企业跟上了互联网+的潮流,中期有利于助力企业结构、模式、经营发生质变,长期则有利于企业平台实现共同进化。“产业互联网的建设非一日之功,“四化工程”是其路线图。可以预期的是,如果企业与平台能够协同开展好‘四化工程’,则传统制造业企业的“互联网+”不再是梦想,则大宗商品平台服务产业不再是奢望,则中国的产业互联网将成为中国经济成功转型的重要推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