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月底,国家能源局发布首部《页岩气产业政策》,提出把页岩气开发纳入国家战略性新兴产业,加大对页岩气勘探开发等的财政扶持力度。由此,发改委去年出台的《页岩气“十二五”规划》首次被落实到操作层面。

  “今年以来,能源局为产业政策定稿至少召开了三轮会议,进行了两次实地调研。新政指向明确:抢在第三轮页岩气招标前出台政策,点燃市场积极性。”一名接近能源局人士对上证报记者表示。

  更优补贴将推动三轮招标

  记者此前获悉,国土资源部主导的页岩气第三轮招标将在年底如期进行。“‘油改’急先锋落到页岩气领域,有产业发展需求推动,也有2年内完成‘十二五’规划硬指标的倒逼压力。”中石化消息人士对上证报说。

  中石化数据显示,从2011年到今年年底,全国范围页岩气井总产出约在5000万立方米。而根据《页岩气“十二五”规划》,到“十二五”末,页岩气产量达到65亿立方米。“前两轮招标完成的量不到一个零头,因此对政策制定者而言,第三轮招标顺利推进,是最后冲量的关键;对企业而言,最新的补贴、税费优惠直接关系到开发效益。”上述人士说。

  业内人士指出,这份《页岩气产业政策》是为三轮招标量身定制的,为的是“让更多资金流进来”。

  从政策制定层面看,“今年以来,光伏、页岩气是能源局主抓的两项任务,光伏政策目前基本出尽,而页岩气未来将得到更大力度的支持。”上述接近能源局人士透露。

  据悉,所谓“更大支持力度”最有可能率先体现在提高补贴上。财政部去年定的标准是2012年至2015年页岩气每立方米补贴0.4元。最新出台的《页岩气产业政策》与去年年底财政部发布的补贴政策口径一致:按页岩气开发利用量,对页岩气生产企业直接进行补贴。鼓励地方财政根据情况对页岩气生产企业进行补贴。“最新的补贴标准还未公布,根据各方讨论的结果,会有一定程度的提高,但还是要看效益如何。”上述知情人士表示。

  除了补贴政策,另外两条政策力度也很大。对页岩气开采企业减免矿产资源补偿费、矿权使用费,研究出台资源税、增值税、所得税等税收激励政策。页岩气勘探开发等鼓励类项目下进口的国内不能生产的自用设备(包括随设备进口的技术),按现行有关规定免征关税。

  民资进入门槛并不低

  产业政策还明确鼓励“包括民营企业在内的多元投资主体投资页岩气勘探开发”,这种罕见的开放姿态令昨日午后页岩气概念股急速拉升。石化双雄双双拉涨2%以上,海默科技、神开股份等相关装备制造业以涨停收盘;港股昆仑能源大涨7%。

  对于页岩气概念再次爆发,机构分析师表示,“383”再次点燃页岩气“中国梦”,国内油服市场化开放将带来千亿级别的市场空间。

  据记者了解的情况,目前除了“三桶半”(中石油、中石化、中海油、延长石油)挺进页岩气领域,一些大型企业如华电集团也进入实质勘探阶段。然而,在历史机遇面前,民企进入相关领域的门槛并不低。

  杰瑞股份内部人士对本报记者表示,“会尝试参与第三轮招标,但基本不抱希望。中石油、中石化还是会占据较好的区块资源。而且产出的油气资源,必须经过两家公司管线,成本并不低。”宏华集团也表示,传统上业务更倾向于海外。

  “市场化开放是大势所趋,”能源局内部人士表示,“对于民企担忧的区块有资源禀赋差别,今年能源局在湖南、贵州等地展开多次实地调研,就是希望在政策制定执行、利益分配、责任划分方面给予市场各参与主体一个公平的环境。”

  一名长期跟踪油气领域的机构人士对记者表示:“油改是个很大的命题。民企的困惑是看到希望却无法入门,这有垄断的裹挟,也受自身技术的钳制。但机会之门开了总比关上好,千亿级的市场哪怕分十分之一,也能给民企提供巨大空间。”

  “油改方案其实是未出先动了。”厦门大学中国能源经济研究中心主任林伯强对本报记者表示,“相比开放原油进口权,页岩气开发对油气全产业链的投资拉动作用更大。高层的最新动作可以看出,‘383’改革方案中所谓的‘油改’以放宽非常规油气资源的勘探开发准入作为突破口已经破题,改革试验田初具雏形。”

相关新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