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龙微纳李建波:做“一米宽、百米深”的企业

2019-12-04 07:45:04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王乔琪 记者 乔翔

  头顶“科创板分子筛第一股”和“河南首家科创板企业”两大光环,建龙微纳成为了资本市场一颗耀眼的新星。

  打破国外垄断、实现进口替代,建龙微纳在掌舵人李建波的带领下,诠释着中国智造的科创内涵。

  如今,公司即将在科创板上市,李建波却说“这不是终点,而是新的开始”,再立宏愿:建全球一类品牌,建远东乃至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产能最强的分子筛单体工程之一。

  分子筛产品打破国外垄断

  提到分子筛,大部分人都会感到陌生,但将粘稠的石油变为清亮的汽油、净化汽车尾气中的有害物质、将空气分离制取氧气,都离不开它。

  “分子筛其实就是通过物理吸附,‘筛’去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氮气等成分,从而达到提纯目标气体的目的。”李建波介绍说,因为具有吸附能力高、选择性强、耐高温的优势,分子筛广泛应用于石油加工、空气分离、环保节能、家电制造等多个领域。“别小看这些直径还不到1微米的小小分子筛,它们可担负着‘催化’工业产业的重任。”

  就是这样一颗在化工领域起着关键作用的“螺丝钉”,我国曾长期依赖进口。“上个世纪90年代之前,分子筛的应用研发主要在美欧。”李建波说,1988年,改革开放的大门进一步打开,大量外企涌入,全球分子筛龙头美国UOP公司进军中国,拓展中国市场的同时,也推动了中国分子筛行业的进步。

  在此背景下,前身从事化工领域的建龙微纳将目光对准了分子筛。经过多年研发,2002年,公司建成第一条分子筛原粉合成生产线。

  分子筛产品从无到有,打破国外垄断,实现了进口替代。目前,公司拥有原粉合成、分子筛成型制造、技术服务等完整的产业链条,分子筛原粉、成型分子筛、分子筛活化粉的产能分别达到3.10万吨、1.55万吨、0.30万吨。

  研究数据显示,2018年全球分子筛吸附剂产能、产量分别为43.78万吨和33.52万吨,建龙微纳2018年成型分子筛与活化粉合计产能、产量占全球的比例分别为3.77%和4.85%,排名全球第六。

  从跟跑者到引领者

  在做企业方面,戎马出身的李建波带着“科创兴企、实业兴国”的使命,求真务实。

  “这么多年,公司坚持科创一直未曾改变,即便是公司头几年面临每天几十万元的亏损,在研发的路上仍未退缩。”李建波说,一直以来,坚持着“生产一代、储备一代、研发一代”的迭代研发战略机制,公司每一代产品的技术水平始终处于领先地位。

  科创板是高新技术企业的舞台,企业的创新研发能力是上市审核的重要标准之一。目前,建龙微纳在A型、X型吸附类分子筛领域国内龙头地位显著,已取得11项授权发明专利、19项实用新型专利、1项软件著作权与多项技术储备,其中7项已经实现产业化,为公司在行业更宽领域的拓展上做了充足的准备。

  “公司跟国内很多顶级的分子筛研究机构和研究人员都保持着很好的合作,能第一时间获得最前沿研究进展,了解国家产业政策动向,在后期实现研究成果的产业化转变。”李建波说。

  变分子筛中国制造为中国“智”造,从行业跟跑者到引领者,提及今日成就,李建波感慨一路走来的不易。

  “老早就有国外巨头多次向公司抛出橄榄枝,想独家代理全球市场的销售权,但我都拒绝了。”李建波说,国际巨头看中的是建龙在产品端的市场地位以及产品价格优势背后的技术实力。

  做“一米宽、百米深”的企业

  带领曾经的“小作坊”一步步走向上市,在很多人看来,这已是巨大的成功,但李建波认为:“上市对于企业来说不是终点,而是一个新的开始。”

  “我们要做一米宽、百米深的企业。”李建波进一步阐释,公司要聚焦主业,在分子筛这一细分领域,继续钻研,要深挖,做深做细做专,在整个产品研发甚至整个行业中能够做到“一米宽、一百米深”。

  目前,建龙微纳在巩固制氧、制氢、吸附干燥等传统领域优势的同时,还积极向氢气提纯等能源化工领域、钢厂烟道烧结尾气脱硝等环境治理领域、核废水处理等生态环境修复领域拓展。“未来,通过上述发展战略的有效实施,公司业务将从吸附领域延伸到催化领域,并进一步完善产品结构,以实现公司的持续健康发展。”李建波说。

  昂首腾龙,驭梦苍穹。站立在科创板的潮头,李建波再次立下宏愿:要与欧美企业同台竞技,成为全球一类品牌。同时,要把公司“吸附材料产业园区项目”建成远东地区甚至是全球规模最大、品种最全、产能最强的分子筛单体工程之一。

  如今,该项目一期、二期已建设完成,三期已开工建设,计划于2021年建设完成,李建波圆“科创兴企、实业兴国”之梦指日可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