记者手记:分析师姜超的“平常心”

2016-12-06 15:41:4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郑培源

  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郑培源)平常心难得。对平常人来说,平常说话、平常做事已属不易,对动辄关联亿万资本的金融圈成功人士来说,更是难上加难。

  放下成绩和身价不表,分析师姜超有一颗难得的“平常心”。

  2012年事业遇到瓶颈时,他做过一次重大的人生观调整——从工作第一,到身体第一、家庭第二、工作第三。“我们从事的是一个算命的行业,命中的概率其实永远只有50%,所以不能把所有的幸福寄托在这50%上面,应该去把握那些可以100%把握的东西。”2013年起,他坚持每天游泳,每天12点准时睡觉,周末尽量回家,每年保证休假。在争先拼命的证券分析师行业里,他选择拼智慧、拼体力、拼经验、拼运气,但是绝不拼命。

  在宏观经济分析领域,姜超屡屡展现出独立思考的特质和能力。在主流观点趋于一致时,他常常抛出一个完全不同的观点,并且在事后常常被证实是对的。这个看上去奇妙的现象在他的眼中也极度平常。

  “争取要站得高、看得远。很多事情短期看不清,但时间长了就看清了,所以哪怕你错一时,不会错一世。”他说自己做研究定下的目标,与其说是判断对,不如说是少犯错。而少犯错的唯一方法就是到现场调研,以及向不同领域和地区的专家请教。在姜超看来,分析师最核心的工作依然是信息的集中和扩散,判断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真错了,首先要改,如果没有错,就继续坚持。”

  姜超的平常心,还体现在他和团队在分析报告中展现出的平常语气和平视视角。宏观经济报告最难深入浅出。上一代的宏观分析师的报告常常是“高高山顶立”,非基本功扎实的基金经理难以读懂,号称看懂的人,往往对结论和逻辑还各执一词;而姜超团队的报告则有点“深深海底行”的味道。逻辑依然清晰,读来明白如话,并且没有沾染上这几年“标题党”的习气。在80、90后基金经理和其他专业投资人成为市场主力的今天,这种平常心下的平常道,又何尝不是一笔宝贵财富呢?

  随着李迅雷转战齐鲁资管,不觉间姜超名片上的职务增加了“全球首席经济学家”。衷心希望他能够继续保持一颗分析师的平常心,给市场带来更多宝贵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