郭超人成才之路的启示

2024-03-07 10:14:30 来源:《中国记者》 作者:段芝璞 薛文献

  新华社记者郭超人,坚决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自觉走“在西部跋山涉水的路”,先后在新华社西藏分社、陕西分社、四川分社工作27年,从一名刚刚走出大学校门的热血青年成长为著名记者,进而成为新闻战线优秀的领导干部、在国际新闻界有影响的世界性通讯社负责人,走出了一条独特的记者成才之路。

  探析郭超人的成才之路,他自觉将个人命运融入国家命运的选择,始终追求理论上的清醒和坚定,对党的新闻事业满怀激情和执著,对调查研究优良传统的发扬和对精品佳作的打造等,都给我们以深刻的启示和前行的力量。

  一、郭超人的成才之路

  郭超人是一座丰碑,让我们景仰。我们通过查阅郭超人的丰富履历,追寻其奇特足迹,倾听其多彩故事,研读其精彩作品,同时,结合权威专家的评介,试图梳理出郭超人的成长轨迹,并努力走入他的精神世界。我们发现,郭超人的成才之路既独特,又寻常;他不是超人,又确是“超人”;他的成才是“必然”的,又是可以借鉴和学习的。

  1.未名湖畔:目标坚定、涉猎广泛、崭露头角

  郭超人,1934年10月31日生于湖北省广济县(现武穴市)。青少年时期,他勤奋好学,追求进步。1952年,他考入北京大学中文系新闻专业,学业成绩优异。除了新闻专业课,他还经常到别的系去听哲学、历史、文学等课,并广泛涉猎各类图书,喜欢阅读那些反映社会风情的游记等,渴求探索与创造。

  大三时,郭超人读完瑞典探险家斯文·赫定写的《亚洲腹地旅行记》,既赞赏作者只身翻越崇山峻岭深入西藏高原的冒险精神,又为书中竭力丑化藏族人民的资产阶级偏见而深感愤懑,并暗下决心,毕业后要到西藏去,“记录一个正在酝酿和发生着重大历史变革的民族”。毕业前夕,他创作了话剧《到远方去》,表达自己的抱负。

  1956年9月,作为北大优秀毕业生,郭超人获准到西藏工作。

  2.雪域高原:不畏艰险、勇攀高峰、一举成名

  在西藏,郭超人经常深入基层采访,走遍了雪域高原的山山水水。他攀援过绝壁,也曾连人带马滚下深谷,几乎丧生。他扎扎实实地去搞社会调查,解剖了宗(旧西藏地方政府基层行政机构,相当于县)、庄园、部落、家族以及农奴主、农奴和奴隶等社会细胞,努力用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去观察、分析。

  1959年春,西藏平叛与民主改革开始了,在一年时间里,他写了100多篇新闻稿,有时靠昼夜苦战写成万把字的通讯、报告文学;有时坐在发报机旁,写一页发一页,一批重点报道由此诞生,如《“魔鬼的血嘴”——西藏“噶厦”的“法典”》《血泪的控诉》《拉萨的春雷》等,揭露旧制度的残酷黑暗,讴歌新西藏的发展变迁。

  1960年和1964年,他跟随中国登山队先后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曾攀登到珠穆朗玛峰海拔6600米的地方,是国内第一位登达这个高度的文字记者。他采写的《红旗插上珠穆朗玛峰》《希夏邦马征服记》等长篇通讯,讴歌登山队员不怕牺牲、英勇顽强的壮举,颂扬中国人民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无高不可攀的革命精神,极大地鼓舞了困难时期全国人民建设社会主义的热情和斗志,在国内外产生了广泛影响。他也因此被国家体委记功。

  在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中,他不惧生死到炮火纷飞的战场采访,以新闻特写和现场目击报道事件的真相,向国际社会传递正义之声。

  14年间,郭超人彻底融入“一个古老的民族为完成一场伟大的历史变革所进行的曲折斗争”中,从一名初出茅庐的小记者成长为全国知名的记者。

  3.黄土高原:身处逆境、追求真理、凤凰涅槃

  从1970年开始,郭超人在陕西工作了7年。当时正值“文革”中期,是形式主义和极左思潮统领新闻传媒的阶段,郭超人的报道思想一度十分纠结和困惑。他领受的任务是报道“农业学大寨”的大好形势,便带着这样的目的去寻找和发现素材。当他走过了陕北、关中和陕南的大部分地区,当他看到黄土高原贫瘠的土地和落后的乡村,当他走访了大量农村的基层干部和贫困的农民群众,心中的纠结和困惑渐渐捋出一点头绪,他开始怀疑“农业学大寨”运动。

  这些怀疑,后来通过长篇系列报道《安康山区调查》反映出来。他还采写了《关中地区农业调查》《延安地区调查》,努力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来调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求得真理性的认识。

  1974年,他采写了全面反映新中国成立25年来水利建设成就的长篇通讯《驯水记》,以磅礴的气势、确凿的事实、无可争辩的结论,对“四人帮”的倒行逆施作了有力的回击,受到社会各界的广泛称赞。

  在陕西期间的困惑和矛盾,让郭超人的思维从单向朝多向发展。风云变化的形势引导他懂得反思,学会在简单的事物背后看到复杂的背景,在复杂的社会现象中领悟简单的真理。对郭超人来说,思想上的飞跃,犹如“凤凰涅槃”。

  4.天府之国:思想解放、理论武装、大家风范

  1978年,郭超人被派到四川。当年秋,郭超人以成都双流县作为解剖对象,详细调查了十年动乱期间的基本路线——“以阶级斗争为纲”对农村社会生产力的严重破坏,于1979年3月推出 “双流农村调查”——《扫除唯心的阶级估量》,用大量第一手资料和数据,揭示出“以阶级斗争为纲”背后,是反动的“血统论”和“唯成份论”,受到思想理论界的重视。

  此外,他还采写了《成都市手工业调查》《四川东部山区调查》《从农业成本逐年增高引起的思索(三个不同类型县的调查)》等,其中“手工业调查”引起中央领导的重视,其中建议被四川省委作为政策措施明文肯定。

  郭超人全身心投入到推动解放思想、改革开放的大潮中。他采写的《伟大的转折》《中国农村的一角》等报道,振聋发聩,表现了对这场伟大变革的极大热情和深刻洞察。他与穆青、陆拂为合作采写的《历史的审判》,高屋建瓴,笔锋犀利,运用历史唯物主义观点对“文化大革命”进行了深刻反思。

  此时的郭超人,理论功底深厚,文笔老辣,其作品立意高远、主题厚重、气象宏大、匠心独具、穿透力强,展现出大家风范。

  从1956年到1983年奉调进京,历经三个省区的新闻实践历练,发表了一大批脍炙人口的精品佳作,郭超人已经成长为中国新闻界赫赫有名的记者,并由此走上领导岗位。此后,郭超人历任新华通讯社秘书长、副社长、社长、党组书记,一直工作到生命的最后一刻:2000年6月15日。

  二、郭超人的成才之路探析

  郭超人的成才之路,既有和别的著名记者相同的地方,也有明显的个人特点。梳理他在西部的新闻实践,我们认为,郭超人响应党的号召,“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锻造政治品格,提升理论素养,坚守人民情怀,投入大量精力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等,是记者生涯中最鲜明的特点、最亮丽的底色,也是他快速成长成才的根本途径。

  1.“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离开北大前,郭超人填报了3个志愿:西藏、西藏、西藏。他如愿被分配到新华社西藏分社。

  抵达西藏不久,他就以不知疲倦的精神状态,奔波在万里高原上。当时的西藏,交通落后,通信不便,生活条件很差,但他常年策马扬鞭,跋山涉水,走到哪里就在哪里采访调研,克服了很多难以想象的困难。

  郭超人后来回忆:“当年选择去西藏,最现实的问题就是要面对艰苦和困难。如果我们能把艰难、历险、奉献看作是自己人生浪漫的一部分,就会自觉做好迎接艰苦和克服困难的充分准备。”

  在西藏,他见证了平叛、民主改革、自治区成立;跟随中国登山队攀登珠穆朗玛峰和希夏邦马峰;随军采访了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在风云变幻的历史关头,他成为一系列重大事件幸运、勇敢的亲历者,忠实、准确的记录者。

  实践证明,在祖国最需要的地方,他施展了才华,作出了奉献,不负时代;而西藏也为他建功立业提供了舞台,成就了他。

  郭超人到西藏锻炼成长的选择,曾给外交部前部长李肇星留下深刻印象。李肇星1999年到新华社参观时,兴致勃勃地谈到20世纪60年代郭超人作为“北大优秀毕业生”回母校作报告时,给坐在大礼堂里的自己留下的深刻印象:“我至今还记得超人同志说的两句话——‘到祖国最需要的地方去,到最艰苦的地方去!’”

  2.“搞好采写不是技巧、方法问题,一个记者的立场、观点、思想方法是首要的”

  郭超人是一位坚定的马克思主义新闻战士。在长期的新闻实践中,不论外部环境如何变化,他始终以高昂的革命热情和斗争精神,书写人民群众的伟大实践,歌颂党的领导,歌颂社会主义制度,是一名党所信任、人民群众爱戴的好记者。

  郭超人始终把提升政治素养、锻造政治品格放在记者基本素质建设的首位,比一般人有更强烈的政治责任感,有更坚定的革命意志,有更强烈的大局意识。忠诚于党的新闻事业,矢志不渝追求真理、宣传真理,是郭超人毕生奋斗的目标,也是他最鲜明的特质。

  郭超人特别重视理论武装,不断提升理论素养。他系统阅读马克思和恩格斯等马克思主义经典作家的著作,追求并坚持真理,善于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和方法剖析纷繁复杂的社会问题,揭示社会发展的客观规律,反映事物的本质。他多次强调:“马列主义是一门科学,其立场、观点,对我们来说是一笔宝贵的精神财富。”

  3.“记者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情感荡漾心间”

  郭超人始终牢记党的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坚持深入群众、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的优良传统,与人民群众保持血肉联系,对人民充满感情,采访时怀着强烈的责任感和坚强的意志,写作时笔端饱蘸感情。

  他说:“记者要真诚热爱人民,时刻不忘人民的疾苦,坚决捍卫人民大众的利益,充分反映人民群众的意志、要求、呼声和愿望。”“记者要使自己的报道有力量,就要时刻牢记人民的利益高于一切,人民的情感荡漾心间。”

  在《西藏十年间》里,郭超人报道、刻画了许多普通藏族群众,有的拼死反抗农奴主的欺压剥削,有的牺牲自己帮助解放军战士,有的在亘古荒原上种出青稞,有的带领群众挑灯夜战建设社会主义新西藏……一大批活灵活现的人物跃然纸上。人民,始终是他报道的主体。

  数十年来,郭超人始终站在时代的高峰上,眼观世界风云的变幻,耳听时代脉搏的跳动,胸怀党的宗旨、民族的兴衰和人民的苦乐,为准确把握和充分反映伟大时代,奉献出青春热血和聪明才智。

  4.“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调查研究,这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和走向成功的垫脚石”

  每到一个地方,首先就是深入基层开展调查研究,可以说是郭超人成长成才的扎实路径。郭超人在和家人谈起西部经历时说:“我每年大约有半年至8个月的时间是到基层,主要是在乡村进行采访、调研,剩下的时间在途中奔波和写稿”。

  在藏期间,1957年到1958年,郭超人骑马到日喀则农村和藏北牧区,作长时间系统、深入的社会调查,一出去就是8个月。他到许多座农区的庄园和牧区的部落,采访不同阶层的人物。尽管当时成稿很少,但积累了大量素材,对西藏社会形成不少理性的认识,为以后的重点报道奠定了坚实的基础。

  到陕西、四川以后,郭超人先后搞了一系列重点调查,扎实运用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方法来调查研究社会生活中的实际问题,以求得真理性的认识,均在当时产生了很好的社会反响。

  “记者最重要的基本功是调查研究,这是记者的看家本领和走向成功的垫脚石。”这无疑是郭超人的肺腑之言。

  三、郭超人成才之路的启示

  今天,推动事业发展的接力棒传到了我们这一代人手中。要在新时代成为一名合格、优秀的记者,从郭超人的成才之路上,我们可以获得诸多启示。

  1.记者要成才,就要做“革命人”

  要有坚定的马克思主义信仰。郭超人认为:“新闻记者首先是一个革命者,战斗员,忠诚于自己信仰的共产主义,终身奉献于人民,同时又是能够用好新闻武器的人。” “记者就是要为党为人民为中华民族的利益,为建设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义无反顾地贡献自己的青春和生命。这是我们的天职,也是我们的光荣。”“记者,首先要当好革命的苦行僧。”

  要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几十年来,他忠实履行新闻记者的职责使命,从对党和人民的事业高度负责的责任感出发,自觉接受党的领导和人民的监督,随时随地强化组织观念,坚定不移宣传党的路线、方针和政策。

  要有勇攀高峰的精神境界。郭超人的一生,是不懈奋斗的一生,是不断挑战自己的一生,是勇攀高峰的一生。他采访时不避艰险,深入实际,学习上孜孜不倦,写作上大胆创新,始终以最高标准要求自己,敢于突破、不断创新、追求卓越。他始终站在时代的潮头,做改革开放的促进派,做经济建设的促进派,做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的促进派,把自己全部的聪明才智,义无反顾地贡献给祖国和人民。

  2.记者要成才,就要做“有心人”

  练就一个好身体。为了实现到西藏的理想,进藏前,郭超人每天坚持长跑,夏练游泳,冬练溜冰,还参加了学校的摩托车队。正因为有一副好身板,郭超人才能在西藏工作、生活达14年之久,也才能随登山队员一道攀爬冰峰雪岭,随解放军战士深入硝烟弥漫的莽莽丛林,也才能写出一篇篇永载史册的独家报道。

  确定一个好目标。到西藏去做什么?这是郭超人在大学期间就认真思索的问题。他给自己确定了很单纯也很明确的目标:当一个好记者,写几本好书。他甚至连第一本书的书名都想好了,叫《亚洲腹地新风录》,记录真实、准确的西藏,与斯文·赫定针锋相对。

  养成一个好习惯。郭超人的挎包里常装着三种笔记本:一种作采访笔记;一种是生活杂记,内容包括山川风物、传闻逸事、突出的印象、有趣的人物,生动的场景等;还有一种是思考摘记,记一些在读书、讨论、遐想时偶然迸发出来的思想火花。

  3.记者要成才,就要做“有情人”

  要有一股豪情。选择到西藏去,体现了郭超人“志在四方”、一往无前的豪情。他说,这种豪情是从辛亥革命以来一代代热血青年身上一脉相承下来的,“是一种时代风尚”。1962年中印边境自卫反击战打响,确定去前线的人选时,郭超人因骑马摔伤正接受治疗。他给怀孕的妻子留了一个条子,写了两句民谣,就“逃跑”上了前线。

  要有一种激情。郭超人的大量新闻作品,感情充沛,一气呵成,酣畅淋漓,荡气回肠。他说:“稿子要写好,记者必须要有激情,要把全副身心和自己的感受融汇到稿子中去。”“如果自己都没有激情,怎么写得出激动人心的报道呢?”

  要有一腔真情。付出真情的报道,才有生命力、感染力。在西藏民主改革前的一次采访中,郭超人路过一座庄园,看见几个藏兵正用皮鞭抽打一位老人和一个少女赤裸的脊背,他忍无可忍,“用一个青年人难以避免的鲁莽行动制止了藏兵们的鞭打”。这一幕他记了很久:“很长时间过去了,我总是忘不了那皮鞭在空中的呼啸声和少女凄惨的哭叫声。”在写作《英雄登上地球之巅》时,写到刘连满冒着生命危险把氧气留给战友的事迹时,郭超人的泪水湿透了眼前的稿纸。

  4.记者要成才,就要做“踏实人”

  要有长时间在基层工作的准备。一个优秀记者的养成,不仅仅是从书本中得来的,也不是在办公室里熬年头熬出来的,更不是蜻蜓点水式的采访积攒出来的。郭超人说:“我做记者得出的体会是,基层、农村、贫困和落后地区,是让一个中国的新闻记者了解自己的国情、民情最好的课堂。”

  要有脚踏实地的工作作风。郭超人的经历印证了一点:脚踏实地是一个新闻记者最重要的工作方法,在这个基础上,才能谈文字功夫或其他功夫,才能在运用新闻的各种报道体例和报道手段时得心应手。他多次用李大钊的话勉励自己,凡事都要脚踏实地去做,“不弛于空想,不骛于虚声,而惟以求真的态度作踏实的工夫。以此态度求学,则真理可明,以此态度做事,则功业可就。”

  要有甘坐冷板凳的定力。不论身处逆境顺境,郭超人始终坚守初心,不浮躁,不抱怨,老老实实做人,踏踏实实做事,甘坐冷板凳,肯下笨功夫,静得下心,沉得住气,脚踏实地,久久为功。走上领导岗位后,他一贯倡导年轻记者到艰苦地方去锻炼成长。有位记者从西北调到沿海分社,郭超人在他写的业务文章《穷乡富土一条路》上作出长篇批示,向全社记者和编辑推荐,强调“记者成长的必由之路,就是深入基层、调查研究之路”。

  5.记者要成才,就要做“非凡人”

  郭超人不是“超人”,但要成为一个像他这样的好记者,必须有过人之处。

  要有雄心壮志。郭超人倡导年轻记者要有“勇当名记者”“写好几本书”的雄心壮志。几十年来,无论当记者走南闯北,还是做管理事务繁杂,他始终挤时间整理、创作,出版了《红旗插上珠穆朗峰》《征服希夏邦马峰》《万里神州驯水记》《向顶峰冲刺》《西藏十年间》《时代的回声》《喉舌论》《郭超人作品选》和《非洲笔记》等专著。他还为《西藏往事》《西部的乡村》《北京纪事》和《域外散记》等四本书打好了腹稿,留下大约500万字的手稿、书信、笔记和其他文字资料。

  要有深厚积累。郭超人重视积累,也善于积累,倡导当“富记者”,不当“穷记者”。采写《驯水记》时,他跑了水电部和十多个省的大、中型水利工地,连续采访40多天,收集、记录的材料有三四十万字。采写《历史的审判》时,他在秦城监狱住了一个多月,翻阅材料近1000万字。

  要有过硬本领。郭超人认为:“大多数人能做到、想到的,你做不到、想不到,就当不了记者;大多数人能做到、想到的,你也能做到、想到,可以当记者,但不一定是一个好记者;唯有大多数人做不到、想不到,而你能想到、做到,那么你就能当一个出色的记者。”简单一点讲,好记者就要有过硬本领。

  在44年的新闻实践中,郭超人有两个重大梦想:战斗在记者岗位上,梦想是“做一个真正的记者”;奋斗在国家通讯社领导岗位上,梦想是“建设更大更强的世界性通讯社”。当记者,他自觉到艰苦地区磨炼成才;当领导,他自觉将人才培养责任扛在肩头。据家人回忆,直到生命的最后时刻,郭超人念念不忘的,还是记者的培养。

  今天,我们回望他充满传奇色彩的记者生涯,瞩目他毕生呕心沥血为之奋斗的新闻事业,钦佩他是记者成长成才的典型代表,深感他“在西部跋山涉水的路”值得后来人学习践行。他不仅是一座精神的巍峨丰碑,也是照亮记者成长成才之路的璀璨灯塔。

  (作者分别系中国图片集团董事长、高级记者;新华社西藏分社党务纪检室主任、高级记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