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书·新书 | 《中部城市崛起》:全景式呈现中部6省28城崛起逻辑

2024-04-10 07:54:33 来源:书香上海微信公众号 作者:

《中部城市崛起》

陈宪 石章强 王赟赟 等 著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在更高起点上扎实推动中部地区崛起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长沙市主持召开新时代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座谈会并发表重要讲话。

  他强调,中部地区是我国重要粮食生产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现代装备制造及高技术产业基地和综合交通运输枢纽,在全国具有举足轻重的地位。要一以贯之抓好党中央推动中部地区崛起一系列政策举措的贯彻落实,形成推动高质量发展的合力,在中国式现代化建设中奋力谱写中部地区崛起新篇章。

三晋名城 皖江两岸 赣鄱流域

 中原古都 荆楚大地 潇湘四水

《中部城市崛起》

全景式呈现中部6省28城崛起逻辑

旨在为其他城市发展提供战略指引

  01

  『作者简介』

  陈宪 出生于上海,现居上海、深圳两地。曾为知识青年、铁路警察。高考后先后供职于三所大学。现为上海交通大学安泰经济与管理学院教授,上海交通大学深圳行业研究院研究员。

  石章强 正高级经济师、锦坤品牌创始人、上海市工商联执委。担任新华社品牌工程专家委员、工信部专精特新评审专家、国家名片提名人和终审评委。获评上海十大青年高端创意人才、上海现代服务业优秀青年企业家、中国十大品牌专家。

  王赟赟 出生于上海,祖籍南通,经济学博士。现任职于上海全球城市研究院,从事区域经济与全球城市治理方面的研究。

  02

  『内容简介』

 

 

  《中部城市崛起》从历史变迁、区位空间、发展政策、产业体系等方面对山西、安徽、江西、河南、湖北、湖南等中部六省的主要城市进行了分析,讲述了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意义。本书还从城市的产业、园区、企业、文旅等角度,为中部城市进一步发展提供了方向和方法指引。

 03

  『专家推荐』

  作为优质资源要素的集中承载地,城市是区域经济的重要增长极和高质量发展的主要动力源。陈宪教授团队提出,在城市化和大中小城市与小城镇协调发展的背景下,中部崛起战略的核心在于城市崛起。这一观点更加鲜明地揭示了城市的特殊位势和超凡能量,对促进中部地区加快崛起具有积极意义。

  ——经济学家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

  区域经济发展一直在地理和政策两股力量的影响下不断演化。中国的中部也是一个差异特别大的区域,每个省和省内的不同城市也有不同的故事。这本书讲了每个具体城市的经验,是理解区域经济发展的珍贵素材。

  ——上海交通大学特聘教授中国发展

  研究院执行院长陆铭

  《中部城市崛起》深入剖析了中国中部地区城市的增长及其转型过程,全书沿着历史脉络,围绕中部典型城市的产业演变、政策评估两大核心维度进行了系统研究。作者通过细致的分析,不仅深入揭示了中部城市崛起的多重因素,也为理解这些城市在快速变化的社会经济背景下的复杂发展过程提供了独到的视角。这本书对于城市规划者、政策制定者和学术研究人员而言,是一部透视城市发展多元维度的重要读物,无疑将成为理解和研究城市发展不可或缺的参考资料。

  ——南昌大学教授、副校长刘耀彬

  “城市崛起”是促进中部地区崛起的重要支撑。《中部城市崛起》一书的理论价值与实践价值体现在:一是从过去、现在、未来维度,揭示了中部中心城市嬗变规律、实践热点和发展趋势;二是探讨了强省会、培育省域副中心城市战略的实践成效与治理之策;三是研判了中部城市崛起的“中国呼唤”和“中国意义”。

  ——武汉大学教授中国发展战略与规划

  研究院副院长吴传清

  04

  『前 言』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经济社会演进的一个重要逻辑是城市化。城市崛起潮起东部,尤其是东南沿海。早期的经济特区、沿海开放城市和计划单列市都在东部地区,主要在东南区域。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有15座在东部。

  近年来,中部城市的突进式发展引起了国人的关注。2022年,中国经济总量排名前20位的城市中有3座中部城市——武汉、长沙和郑州,还有位列第21位的合肥。它们已经并将继续成为引领中部崛起的重要力量。中部城市崛起将全面带动中部崛起,并将与东西部联动,实现区域板块的协同发展。


  “中原定,天下安。”中部地区处于承接东西、纵贯南北的中轴位置,区位优势明显,是重要的交通枢纽,能源原材料工业基地和商品粮、农产品生产基地,在中国经济版图上占据着重要位置。中部地区以占全国10.7%的土地面积,养育着占全国26.5%的人口。2022年,中部地区GDP占全国GDP的比重为22.15%,相比2017年增加了6.37个百分点。中部地区的人口规模、经济总量和市场潜力等在全国有着重要地位。

  中部城市崛起意义重大。从加快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上看,国内大循环需要依托国内超大规模市场,而中部地区的人口和市场规模巨大,且具有枢纽地位,发挥着关键作用。如果中部的商品要素能够顺畅流动,生产要素能够优化配置,将极大地促进中国经济有序循环,内外协同,合力共进。从联动区域经济均衡发展上看,在京津冀、长三角、粤港澳大湾区和成渝双城城市圈四极组成的菱形中,作为内核,中部地区高质量发展是西部大开发形成新格局、东北振兴取得新突破、东部地区加快推进现代化的关键枢纽。从中国整体可持续发展的角度上看,中部地区是中国的“腰”,只有“腰板”直了,中国这个巨人才能走得正、走得稳,中国经济才能协调健康发展。

  2019年5月21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南昌主持召开推动中部地区崛起工作座谈会,他就做好中部地区崛起工作提出了八点意见: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提高关键领域自主创新能力,优化营商环境,积极承接新兴产业布局和转移,扩大高水平开放,坚持绿色发展,做好民生领域重点工作,完善政策措施和工作机制。这是推动中部崛起再上新台阶的根本遵循。

  习近平总书记首先指出的是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无疑牵住了中部地区经济高质量发展的“牛鼻子”。制造业是立国之本、强国之基,是发展实体经济的着力点。如果没有足够的产业竞争力支撑,那么中部地区将无法承担起国内大循环“中轴、枢纽”的重任。不同于东部建立起来的与国际产品分工体系相衔接的制造业体系,中部城市群应该发挥后发优势,着眼国内大循环和国内国际双循环,构建现代化产业体系,推动制造业高质量发展。

  中部地区要积极“探索经济区与行政区适度分离改革”,加强城市间、地区间的联结和沟通,有意识地推进都市圈和城市群的规划建设。在都市圈、城市群的框架下,确立各自的分工与责任,以实现在更大空间范围的协同发展和资源优化配置。通过加强城市间的合作与互动,形成集聚效应和协同效应,提升区域整体竞争力和吸引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