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技产业联动 2023外滩大会“探路”可持续发展未来

2023-09-08 08:11:09 来源:上海证券报 作者:温婷 何奎 宋薇萍

2023 外滩大会9月7日在上海开幕

  一位工作人员(右)在外滩大会展览区内向参观者介绍无人安全检测机器人。 新华社图

参观者在外滩大会展览区智慧乡村展台参观。新华社图

  参观者在外滩大会展览区未来养老公寓展台通过佩戴特殊装备进行老年人行动体感体验。 新华社图

  电影《流浪地球2》中,拥有超强算力和“自我意识”的550W量子计算机,为人类带来了“生”的希望。如今,生成式AI的出现,让“深度智能世界”走向现实,是否将为人类带来新的挑战?

  以“科技·创造可持续未来”为主题,2023 外滩大会9月7日在上海开幕。近20位“两院”院士、诺贝尔奖和图灵奖得主,全球超500位有影响力的科技领军企业和专家学者济济一堂,带来一场关于科技、人文和产业的思想碰撞。

  夯实关键技术底座

  耗时3秒以内,拥有45亿参数的伏羲气象大模型,即可以预报未来15天的全球天气。这是人工智能和科学研究结合的成果。

  随着AI、区块链等技术加速演进,跨学科融合已经成为产学研各界的共识。而夯实关键技术底座,离不开坚持自研的底气和携手攻关的良性生态。

  在2023外滩大会的主论坛现场,蚂蚁集团董事长兼CEO井贤栋“剧透”了蚂蚁金融大模型的最新进展,而他对于“全栈布局”“纯自研”的强调则透露了不少数字经济龙头企业的一致态度。

  井贤栋表示:“蚂蚁把科技作为最核心的竞争力、最重要的生产力、发展根本的驱动力,对大模型高度重视,全情投入。”

  井贤栋的表态与中国科学院院士、上海交通大学校长丁奎岭对于科技创新需“顶天立地”的呼吁不谋而合。丁奎岭表示:“顶天”是指持续挑战最前沿的科学问题,以及关键核心的技术难题,争取前瞻性基础研究和关键性核心技术实现重大突破;“立地”是把论文写在大地上,把科技成果转化为对接国家战略需求、推动社会经济发展的强大动力。

  如今,更多科技型企业正勇于担当“夯实关键技术底座”的责任。学术研究更加开放、技术产业化更加务实,也成为今年外滩大会唱响的主旋律。

  在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副校长张人禾看来,面对“AI时代”的来临,“单打独斗”已不适应大科学时代的科技创新,要进行“有组织科研”,最大的优势在于布局建设大平台。

  学界有此呼吁,产业界联动亦在提速。9月7日下午,在2023外滩大会“探索下一代安全智能”论坛上,世界权威国际产业组织“云安全联盟”(CSA)大中华区宣布成立“AI安全工作组”,中国电信、蚂蚁集团、华为、百度、字节跳动、西安电子科技大学、国家金融测评中心等30余家机构成为首批发起单位。该组织致力于共同解决AI技术快速发展所带来的安全难题。

  中国科学院院士何积丰表示:“以人工智能为代表的数字技术正迈入从高速增长向高质量增长转变的全新发展阶段,这对其自身安全性和可靠性提出更高要求,也衍生出新型风险与挑战。这类风险更加复杂且隐蔽,须建设数字安全生态协作系统,政、产、学、研各方紧密合作,共同建设可信可控的数字安全屏障。”

  AI赋能产业转型升级

  在建设现代化产业体系的过程中,科技创新所带来的生产力提升将发挥至关重要的作用。因此,抓住AI这个新一轮科技革命的“牛鼻子”,就是抓住未来产业转型升级的关键驱动力。

  麦肯锡中国区主席、麦肯锡全球资深董事合伙人倪以理表示,如何让中国的企业拥抱AI,通过智能化提高生产力,实现企业加速发展,是未来十年企业必须要研究的课题,这也是科技变革的一部分。

  未来,生成式AI将对世界产生什么影响?在倪以理看来,生成式AI对全球经济产生的潜在收益将达到25万亿美元,而且这个时代才刚刚开始;此外,生成式AI的应用将大幅提升生产力,并提供新的就业机会。

  科学智能是推动科学研究范式变革、实现科技原始创新策源的利器,拥有促进产业创新的巨大潜能。张人禾认为,科学智能已经成为AI的重点发展方向,未来要加速科技创新与产业变革的深度融合,推动产业转型升级。

  以AI为代表的前沿科技不仅能够促进产业转型升级,亦会助力劳动力这一重要生产要素的生产力提升。

  “有很多人说,AI会替代人,用机器来替代人,我觉得不是这样的。我们应该将技术看作赋能人类的一种工具。”美国科学院、美国工程院、美国艺术与科学院三院院士迈克尔·乔丹建议,未来应该建立一个协作式、去中心化的系统实现集体智能,帮助人类更有效地应对“不确定性”问题。

  打通“信任”的断点和堵点

  面向未来,科技和金融正在加速融合发展,如金融场景中得到淬炼的数据技术,通过科技手段可以赋能千行百业。不过,数字经济需要信任基础。在业内看来,各行各业在迎接大模型时代下的产业变革时,还须构筑安全阀门,建立完善的风险防火墙。

  “信任问题是产业高效协作的最大障碍。”蚂蚁集团资深副总裁、数字科技事业群总裁蒋国飞阐述了关于产业数字化的新观察。

  当前,全球正面临新一轮科技革命及产业变革浪潮,很多产业如跨境贸易从时间和空间上都有很长的链路,协作涉及多个参与方,环节众多、流程复杂,很容易因缺乏信任造成协作不畅。

  蒋国飞表示:首先,不信任会造成交易断点,让本来可以做的交易没有发生;其次,交易虽然可以实现,但为了解决不信任的问题,各方需要花非常大的成本反复检查确认一些环节,会导致产业链的交易成本急剧提升,交易效率大大降低。只有解决并打通“信任”的断点和堵点,才能让产业协作更加畅通高效。

  “前沿数字科技能帮助人们建立数字信任,而数字信任是加速产业协作的关键变量。”蒋国飞提出,数字科技能让真实数据和数字资产在产业链条中流动起来,构建高效的数字化协作体系,从而提升交易效率,释放产业的新动能。

  在物理世界产业供应链的背后,需要用数字科技构建一个围绕数据供应链的协作网络。比如,在数据生成环节,物联网可以实现数据源头可信;在数据流通环节,区块链技术可以进行数据确权,防止篡改;隐私计算技术确保数据在流通与融合过程中“可用不可见、可算不可识”;在数据价值的挖掘环节,人工智能技术与场景结合,能够让数据价值释放出巨大潜力。

  据悉,全球航运商业网络(GSBN)是一个独立、非营利的技术联盟,它基于区块链技术创造了航运数据价值流转的新范式,重新定义全球贸易。GSBN让国际航运的各个参与方,通过区块链网络来流转电子提单,确保了提单内容和流转的真实性,大幅简化了操作流程,提高了协作效率。基于电子提单的“无纸化放货”,让海运单证的办理时间从几天缩短到几小时。

  保护用户隐私和数据安全是数据流转的关键举措。蒋国飞举例说,蚂蚁数科在与某头部消费品牌的合作中,支持品牌方与流量平台、第三方数据源共同构建多方安全计算网络,让数据不必出域,就可以进行多方密文计算,让营销曝光点击率提高了50%以上。

  在井贤栋看来,隐私计算的突破,能够实现数据价值的交换,而非数据本身去交换,意义极其巨大。他说,蚂蚁现在有很多商用化的产品,确保数据可用但不可见,可计算但不可识,“希望未来加密计算的成本和明文计算一样,效率比明文计算还高”。

  据悉,蚂蚁数科已经构筑了完整的数据价值流通技术底座。在物联网领域,蚂蚁数科在业内率先研发了保证数据真实上链的芯片模组,目前已经安装在超过900万台光伏、电池和工程机械等设备上,将物理资产锚定成可信的链上数字资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