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激进加息将持续多久?

2022-08-01 13:58:30 来源:国际金融报 作者:李曦子

  当地时间7月27日,美国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FOMC)公布最新利率决议,将基准利率上调75个基点至2.25%-2.50%区间,符合市场预期。

  这是美联储连续第二次加息75个基点,至此,美联储已连续四次货币政策会议加息。

  美联储主席鲍威尔在新闻发布会上强调了劳动力市场强劲和压低通胀的重要性,他表示,必要时将毫不迟疑采取更大幅度的行动。但他同时指出,随着利率变得更加收紧,放缓加息步伐也可能是合适的。

  美联储宣布加息后,美股大涨,美元指数走低。

  高通胀下的激进加息

  今年,美联储已经加息四次,在3月和5月分别加息25个基点和50个基点,6月加息75个基点以10:1的投票结果通过,本月加息75个基点全票通过。75个基点也是美联储自1994年11月以来最大的单次加息幅度。

  根据美联储7月27日公布的货币政策实施决定,除了加息,美联储将按计划从9月起加速“缩表”,即提高美国国债的每月缩减上限至600亿美元,并提高机构债券和机构抵押贷款支持证券(MBS)的每月缩减上限至350亿美元。目前,上述两项缩减上限分别为每月300亿美元和每月175亿美元。

  美联储表示,美国通胀仍然居高不下,持续加息是适当的,美联储坚定致力于让通胀回落到2%的目标,俄乌冲突及相关事件对通胀造成了额外的上行压力。虽然就业增长强劲,但近期支出和生产指标全都走弱。美联储正按已宣布的速度推进缩表。

  美联储重申“高度关注通胀风险”的措辞。联邦公开市场委员会“预计继续上调该目标区间将是合适之举”,如果风险可能阻碍实现通胀目标,美联储将调整政策。

  美国6月CPI同比增长9.1%,超过市场预期的8.8%,创1981年以来最高。其中汽油价格比上个月上涨11.2%,食品成本同比上涨10.4%,但实际工资却连续第15个月下降,普通民众生活质量严重降低。

  瑞士百达财富管理资深美国经济学家柯冬铭(Thomas Costerg)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如此大幅度的加息凸显美联储的后知后觉。事实上,大多数经济指标,及近期全球大宗商品价格的突然下跌都表明通胀将会放缓。加之经济活动也在急剧放缓,通胀也可能因此降低。实际上,现阶段的主要风险是对通胀的“矫枉过正”,采用过度紧缩的货币政策,不必要地推高失业率至远高于降低通胀所需的水平。我们认为美联储可能低估了美国经济对利率的敏感性。第二个问题是,利率对经济的影响可能存在惯性。政策影响经济往往需要几个月的时间,这就是为什么美联储需要向前看,而非回顾过去。

  此外,柯冬铭认为,美联储在应对通胀方面面临着来自拜登政府的巨大政治压力,“我们认为通胀的根源在于预算、贸易和地缘政治,而这些大多不在美联储的控制范围内”。

  11月美国将迎来中期选举,拜登的支持率不断下降,美国政府目前将控制通胀列为首要经济任务。

  关于之后的加息进程,鲍威尔并未给出明确的观点。他表示,需要保持政策的灵活性,加息的速度取决于未来的数据,根据数据,下次会议大幅加息可能是合适的。但他同时指出,随着利率变得更加收紧,放缓加息步伐也可能是合适的。

  根据芝加哥商品交易所(CME)的FedWatch利率期货工具显示,市场预计美联储9月会议加息50个基点的概率增至65%,加息75个基点的概率降至35%。

  从金融市场中的美国联邦基金利率期货和美债市场定价来看,联邦基金利率将在今年底升至3.25%-3.50%的区间。这也就意味着,美联储未来三次议息会议将累计加息100个基点。经济学家的主流观点是,预计美联储未来三次的加息幅度将分别为50、25和25个基点。

  “温和衰退”或在明年

  市场一直担忧美联储大幅加息会造成经济衰退。

  鲍威尔对此强调,美国目前没有出现经济衰退,他也不认为美国必须要经历经济衰退。

  鲍威尔说,虽然第二季度经济放缓值得注意,但需求依然强劲,今年美国经济有望实现正增长。美联储的目标是实现宏观经济“软着陆”。

  鲍威尔预计,美国经济增长将有一段时间低于趋势水平。这一过程可能会包括一段增长较低、劳动力市场疲软的时期。不过,鲍威尔认为,低于趋势水平的增长可能是降低通胀的必要条件。

  鲍威尔说,目前,美国劳动力市场条件大范围改善;劳动力需求非常强劲,劳动力供应受抑制;工资增长加快;就业增长放缓,但仍然强劲。

  柯冬铭表示,美联储并不认为经济衰退即将来临,其关注的劳动力市场指标一直保持良好,而即将到来的经济衰退根源在于住宅房地产、企业去库存以及随着市场情绪恶化可能突然停止的商业投资。劳动力市场实际上是一个滞后指标,是“最后一击”。劳动力市场可能在年底前恶化,随着失业率上升,工资和通胀应大幅下降,我们认为美联储将视之为危险信号,并以此为由停止加息。我们认为2023年可能会发生温和的衰退,伴随失业率走高,故美联储不会进一步加息。

  7月28日公布的美国二季度GDP年化季率萎缩0.9%,远低于预期,这也是美国经济连续第二个季度出现萎缩。今年一季度,美国实际GDP年化环比终值萎缩1.6%。

  数据出炉后,拜登发表声明称:“随着美联储采取行动抗击通胀,经济正在放缓也就不足为奇。”拜登说,美国就业市场处于历史强劲高位,失业率仅为3.6%,二季度累计创造就业岗位超100万个。他重申将把降通胀作为经济计划的重点,并敦促国会尽快通过《芯片和科学法案》和《降低通货膨胀法案》。

  风险资产强劲上涨

  CNBC援引分析人士观点称,在鲍威尔指出美国经济尚未出现衰退后,投资者似乎受到了鼓舞,美股指数当天全线上涨。

  7月27日纳指创2020年4月以来最大单日涨幅,标普500指数的11个板块悉数收涨。

  Oanda高级市场分析师Ed Moya表示:“交易员似乎不认为9月份将出现大幅加息。美联储决议和鲍威尔发布会提供了一种乐观情绪,即紧缩政策可能即将结束,这引发了风险资产的强劲上涨。”

  近日,美国五大科技巨头接连公布财报。苹果二季度总营收830亿美元,同比仅增长2%,远不及去年同期36%和前一季度8%的增幅;亚马逊营收1212.3亿美元,同比增长7%,去年同期营收增速为27%;微软营收录得518.7亿美元,同比增长12%,为2020年以来的最慢增速;谷歌营收增长13%至696.9亿美元,较一年前62%的营收增速大幅放缓,并创2020年二季度即疫情突袭美国以来的最慢增速;Meta二季度营收下降1%,去年同期营收增速高达56%。

  虽然科技股财报不如预期,但是分析师认为是强美元打压了美国大型跨国企业的盈利能力。而上述企业的利润率很高,现阶段不构成问题,只是暂时的。

  中国央行动向受关注

  今年以来,全球多国央行开启或加速加息进程。7月21日,欧洲央行宣布加息50个基点,告别了近十年的负利率时代。中国央行下一步操作引人关注。

  中国央行在7月份打破了去年以来非季末、月末等特殊时点常规开展100亿元逆回购的“惯性”。除了在7月1日开展100亿元、7月25日开展50亿元逆回购外,央行在7月18日及7月19日分别开展了120亿元、70亿元逆回购操作,月内其他时间均开展30亿元逆回购。从操作时点及操作量来看,央行7月“花式”开展逆回购并无明显规律可循。

  中信证券研报认为,7月份以来,央行的逆回购操作变得更加精准灵活,操作规模从100亿元的整数倍变成10亿元的整数倍,且变动频率增加,这可能代表央行货币政策操作采用了新的框架。在新框架下逆回购操作数量变化不能代表货币政策的转向,可能只是为了更好地实现短期(7天)的流动性均衡,逆回购利率、DR007、MLF利率和LPR等资金价格更能代表货币政策方向。

  不过,在东方金诚首席宏观分析师王青看来,7月份逆回购规模多次变化,更多体现了货币政策对资金面状况、市场风险情绪的灵活应对,是否意味着操作框架发生根本性调整还有待观察。

  光大银行金融市场部宏观研究员周茂华告诉《国际金融报》记者,国内粮食连年丰收,生产生活加快恢复,国内保供稳价措施力度不减,生猪产能已恢复至常年水平,居民生活必需品供应充足,物价走势整体温和可控,加之金融体系保持稳健等,我国政策将保持独立。

  央行新闻发言人、调查统计司司长阮健弘7月13日在国新办新闻发布会上表示,下一步,央行将适时灵活运用多种货币政策工具,更好发挥总量和结构双重功能,加大对实体经济的支持,保持经济运行在合理区间,推动经济高质量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