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海关推进加工贸易高质量发展 赋能“大国重器”铸造

2024-03-27 15:44:33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陈梦娜 宋薇萍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陈梦娜 宋薇萍)记者3月27日从上海海关获悉,3月26日,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江南造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以下简称“江南造船”)进口的一批船用遥感控制系统,在上海海关所属黄浦海关(以下简称“黄浦海关”)的监管下运抵船坞产线。

  江南造船是我国历史最悠久的军工造船企业。2012年开始,江南造船聚焦改革前沿,匠心铸造大型民用船舶,从全球舱容最大的超大型乙烷运输船到世界最大的核动力集装箱船,江南造船不断铸造“大国重器”,在造船领域实现新的突破。

  近年来,上海海关积极支持国家重大产业发展,主动了解江南造船在转型发展中遇到的困难,为企业提供个性化解决方案,满足新质生产力需求,为“大国重器”赋能。2021年至2023年,黄浦海关为江南造船办理加工贸易手册55本,建成并出口船舶59艘,累计出口总值达339.7亿元人民币。

  江南造船进口料件批次数量大,涉及进口口岸较多且分布较广,企业经常需要临时性增加或变更进口口岸。据统计,2023年,江南造船以加工贸易方式进口料件3050批次,涉及进口口岸50余个。企业不仅需要频繁办理变更业务,还会因为口岸临时改变导致货物滞留,降低企业生产效率。为此,黄浦海关开展业务研讨,评估系统风险,为企业创新性变更口岸备案方式,取消初始备案的口岸填报,改为事后提交口岸汇总资料,解企业燃眉之急。江南造船集团加贸业务经办人蒋悦说:“改用新的备案方式后,预计一年减少办理40到50次变更手续,给我们带来了工作便利的同时,行政成本降低了近7%,工作效率提升了两成。”

  船舶属于订制性产品,在船舶成型后会进行2次试航,买方可能根据试航结果提出更改要求,包括对部分设施进行修改、调试,增补设备、零部件材料等,一直持续到临近出口。同时,由于交船时间比较紧,船舶单耗测算工作量巨大,出口前精准申报单耗成为一个难点。2023年10月,海关总署推动加工贸易持续高质量发展的16条改革措施出台后,上海海关积极落实落细这16条措施。“在深入企业走访调研、开展风险研判基础上,我们选取江南造船开展优化报核前申报单耗改革工作,将企业单耗申报环节更改到船舶出口之后,为企业高效出口解决后顾之忧。”黄浦海关保税监管二科科长徐敏说。

  江南造船集团采购部负责人陆贤杰介绍:“过去我们的船造好之后,需要两到三个月时间来测算单耗,然后才能出口,导致我们经常需要与外商协调延后交船时间。采用报核前申报单耗模式后,成品船建成后可以随时交付给船东,实现了无缝衔接,对提升我们的履约能力和竞争优势非常有帮助。”据统计,2023年,江南造船进口总值39.3亿元人民币,出口交付船舶18艘,出口总值144.4亿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