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地“惠民保”延长参保期 可持续发展问题待破题

2024-02-28 10:30:15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何奎

  上证报中国证券网讯(记者 何奎)延长参保期,成为“惠民保”2024年开年的关键词。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2024年以来,全国已有10多款“惠民保”产品宣布延长参保期,包括“赣州惠民保”“潍坊惠民保”“襄阳惠民保”“北京普惠健康保”等产品。

  在业内人士看来,各地“惠民保”产品集中宣布延长参保期,参保率不达预期或是重要原因。“惠民保”要提高参保率、实现可持续发展,需关注供需两端。例如,针对年轻和健康人群定制化产品创新;在主流险种之上进一步实现人群细分和险种创新等。

  多地“惠民保”延长参保期

  2024年以来,“赣州惠民保”“潍坊惠民保”“襄阳惠民保”“北京普惠健康保”等10多款产品宣布延长参保期。例如,“潍坊惠民保”延期至3月20日,“襄阳惠民保”延期至2月28日,“赣州惠民保”延期至2月29日。

  为何多地“惠民保”产品会集中宣布延长参保期?从官方口径来看,主要是“收到市民反馈,希望能够延长投保时间”“进一步满足市民的投保需求”“便利外出务工人员等返乡参保缴费”等。

  但有业内人士指出,各地“惠民保”产品没有达到预期参保率,或许是参保期延长的重要原因。近年来,“惠民保”产品受到老百姓的关注,但是参保人数却持续下降,尤其是年轻健康人群参保积极性正在降低,成为“惠民保”可持续发展路上的阻碍。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保险系副教授、博士生导师赵明告诉记者,现有的“惠民保”没有完全满足参保人的需求,特别是年轻和健康人群可能觉得疾病风险较低,不需要额外的保障,因此感觉产品的性价比不高。

  “此外‘逆向选择’问题也是制约参保积极性的因素之一。随着时间推移,由于‘惠民保’的赔付率上升,保险公司调整保费,这可能导致健康人群因为保费上升而选择不参保。”赵明说。

  全国“惠民保”产品近300款

  作为地方政府指导或主导、商业保险公司承保、第三方服务商参与运营、居民自愿参保的定制型商业补充医疗保险产品,“惠民保”秉持政府引导、市场主导、自愿参保、保本微利的原则,一经推出就曾受到老百姓热捧。

  相关数据显示,“沪惠保”三年来累计参保超2000万人次;2024年度“北京普惠健康保”参保人数已突破419万。

  统计显示,截至2023年11月15日,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共推出284款“惠民保”产品,超七成“惠民保”产品健康运营。其中,52款产品运行1期,63款产品运行2期,52款产品运营3期,41款产品运营4期,3款产品运营超过4期。

  研究显示,发展至今,多地“惠民保”项目已支持当地人民群众有效转移化解医疗费用负担,但在项目运营过程中也出现续保率承压、获得感不强、民众医疗保障仍有缺口等问题。这也使得“惠民保”的可持续发展问题备受业内关注。

  可持续发展问题待破解

  一直以来,提高“惠民保”参保率,特别是年轻和健康人群参保积极性是业内对“惠民保”实现可持续发展的一致共识。

  提升年轻和健康人群参保积极性的关键在产品创新。在赵明看来,应针对不同人群设计更具吸引力的保险产品,如为年轻人提供覆盖运动损伤等疾病的保险,或者降低年轻人免赔额等设计。

  “对于健康体人群,可以通过较低的保费吸引他们参保,并通过健康激励机制,如维持健康体重和良好血糖控制,来降低保费或免赔额。”赵明说。

  复旦大学联合腾讯微保发布的《2023惠民保健康发展十问十答报告》就指出,“惠民保”可持续发展需要关注供需两端的平衡,包括需求端参保人群结构的可持续性和供给端参与主体的可持续性。未来,“惠民保”产品将在现在形态的基础上多元化发展,在主流险种之上进一步实现人群细分和险种创新,也可能出现依托“惠民保”基础版叠加商业保险公司运营的升级版和多元化的版本选择等形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