维稳一揽子举措出台 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决定性时刻

2015-07-06 07:44:02 来源:上海证券报·中国证券网 作者:上证报评论员

  中国资本市场跨越决定性时刻

  面对,能力,担当,各方总动员,实事求是稳定市场

  非常时期必用非常之举,行非常之力,成非常之功。

  一揽子稳定市场的重大举措出炉。正如本报在上周六所预见的,刚刚过去的周末,市场迎来决定性时刻。从央行、汇金到证券公司、基金公司,整个资本市场的方方面面充分动员,从提振市场信心、改善供求关系、引入补充流动性等多个方面入手落实救市措施。参与面之广、措施力度之大,动作之果决,无不体现出高层稳定资本市场的决心和意志。

  市场人士认为,高层在危机时刻果断救市,阻止危机扩散并危及金融安全,体现了实事求是的基本原则。行政和市场的关系不应教条对立,而需要在实践中辩证地加以协调。

  在重磅救市政策密集出台之后,A股企稳并走出危机的大局已定,理性的投资者应看清趋势,在转折关头站在正确的一边。

  全市场动员折射高层决心

  刚刚过去的周末可能是中国资本市场各方面最为忙碌的一个周末。来自市场不同层面的多项切中要害的救市措施密集发出,牵动所有市场参与者的心弦。

  昨日晚间证监会发布公告,决定充分发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而中国人民银行则将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被寄予厚望的中央汇金公司于昨日公告,称其已于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ETF,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作。

  7月4日,21家证券公司召开会议,决定以2015年6月底净资产15%出资,合计不低于1200亿元,用于投资蓝筹股ETF。并在4500点以下不减持及择机增持自营股票盘。上市证券公司还将积极推动回购本公司股票,推进本公司大股东增持本公司股票。证券业协会也发出倡议,广大证券公司要比照21家证券公司联合公告,根据各公司情况做出相关行动。

  同日,25家公募基金公司也召开会议,决定打开前期限购基金的申购,加快偏股型基金的申报和发行,并完成新增资金建仓。参会的基金公司董事长和总经理承诺:积极申购本公司偏股型基金,并至少持有1年以上。

  与此同时,沪深两市28家公司集体公告宣布暂缓发行,并解冻退还了上周五的网上网下申购资金。证监会新闻发言人邓舸昨日晚间进一步明确,近期不会有新股发行,下一步新股发行审核工作不会停止,但将大幅减少新股发行家数和融资数额。IPO发行方面的最新变化引起市场高度关注。

  上周,A股经历了救市措施不断而指数节节下行的局面,集中反映出在市场陷入普遍恐慌和流动性枯竭时,救市需要雷霆一击的迫切需求。强力救市来得越晚,需要的成本也越高。而周末如此跨部门跨系统的全市场总动员,已经明显折射出更高层面稳定股市的决心。

  实事求是 解决问题

  如此暴风骤雨般的集中救市措施,难免会引来一些争议。有观点认为,市场在运行中产生的问题应让市场自行消化,行政措施“过分”介入有开市场化倒车的嫌疑。

  诚然,坚持市场化方向一直是全面深化改革的重要组成部分。但无论推进何种改革,都必须以安全稳定的外部环境为前提条件。纵观全球发达经济体和成熟市场经验,也不乏市场失效时由政府出手主动干预的实践经验与理论依据。在当下千钧一发的危机时刻,如果决策者被经济学理论上流派分歧所束缚,难免会坐失良机,在未来付出更大的成本。

  面对危机,需要的不是纸上谈兵,而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长期以来所仰赖的法宝:实事求是。正如邓小平同志指出的:“过去我们搞革命所取得的一切胜利,是靠实事求是;现在我们要实现四个现代化,同样要靠实事求是。”在建国初期,刚从农村进入城市的中国共产党不是靠某种金融市场理论,而是靠实事求是的实践打赢了上海的“经济战”。在我国资本市场20多年的发展历程中,同样经历过不少风波和险峻时刻,中国资本市场建设的探路者同样是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发现问题、解决问题,才能闯过风风雨雨,让A股市场走到今天。

  随着经济结构转型的持续深入,社会资金从旧经济、债务资产中挤出并流向新经济、股权资产的进程自发而不可阻挡。自去年年中以来A股市场走强的过程中,在监管未能完全到位的背景下,这些社会资金通过高杠杆方式大量流入股市,一方面助推股指快速走高,提前兑现市场对于经济转型成功的预期,另一方面也埋下了导致市场剧烈波动的隐患。

  如何以建设性的态度完善市场制度和监管体系建设,应对社会资金配置重心转移的大势,避免类似危机的再次发生,任重而道远。以实事求是的态度分析和判断近期A股市场以及眼前的问题,不难得出一个结论:A股近期的持续下跌并非简单地高位回落。在各种内外部因素的共同作用下,市场恐慌情绪已经形成自我放大的恶性循环,场内流动性基本枯竭,A股定价机制已然失效。

  在这样的现实条件下,如果教条地等待市场自我修复达到均衡,并非没有可能,但不仅是股市中的投资者,整个国家的金融体系安全和国民经济正常运转都可能要付出沉重代价:大量以银行资金为代表的低风险偏好资金面临亏损压力,上市公司面临资产负债表恶化导致现金流断裂的风险,社会股权融资通道面临退化萎缩的可能。如果外部力量不及时施以雷霆手段,股市问题就有可能引发金融领域系统性风险,甚至把股市问题演变成其他问题。

  在非常时期,通过非常手段斩断危机发酵的链条非常必要。诚然,中断已经启动的新股发行流程并退款令一些人感到惊讶,上市券商能否以股东利益承担救市责任也有可以讨论的空间。但本着实事求是的态度判断孰轻孰重,都不难得出这样一个结论:这些都不足以动摇紧急救市的必要性和坚决态度。

  救市究竟救什么

  随着高层果断救市的意图不断明确,一些投资者的情绪也开始躁动。个别私募机构在周末表示,高层救市将再启快牛,准备加上杠杆大干一场。一些个人投资者也迅速调高了预期,期望指数能够在短期内再创新高。

  市场各方参与者都应该明确,高层救市的核心诉求在于保证系统性安全。具体来说,就是从稳定市场情绪、改善市场供求关系和引入增量流动性等手段多管齐下,缓解市场持续踩踏的现状,实现及时“拆弹”。危机过后,国家信誉绝不会为具体的指数涨跌背书,也不会为个人的投资盈亏负责。

  在经历了今年来市场的大起大落之后,市场参与各方应当对当前资本市场的基本格局重新建立更加清醒准确的认识。经济转型、改革深化、社会资本再配置等本轮牛市的基本逻辑从未动摇并正在不断得到现实验证,但在短期流动性冲击下快速走高的个股与指数并不稳固。走出危机之后,A股市场仍将继续反映中国经济新常态的呼吸和脉动,在短周期中则可能会因这样那样的原因有所波动。投资者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参与资本市场,在分享改革红利的同时承担力所能及的风险,切莫将高层救市当成有求必应的救命稻草。

  本轮危机也给市场监管者留下了宝贵的经验教训,如何在金融创新频繁出现,社会资本快速流动的新市场环境中建立跨行业跨系统的监管体系;如何切实提高监管透明度满足市场需求;如何准确把握市场心理脉搏掌握监管措施和节奏等,都是危机过后有关监管部门必须面对的问题。

  雄关漫道真如铁,而今迈步从头越。我们有理由相信,有着高层对资本市场稳定的持续关注,A股终将走出危机。我们更希望市场各方能把握难得的时间窗口痛定思痛,为资本市场的发展和成熟携手共进。

  走出风雨,今天的阳光更灿烂!

  【聚焦】

  决战“非常时刻” 国家正在行动

  【周末救市措施一览】

  央行将多形式支持证金公司流动性 近期没有新股发行

  证监会5日晚发布今年的17号公告称,为维护股票市场稳定,证监会决定,充分发挥中国证券金融股份有限公司的作用,多渠道筹集资金,扩大业务规模,增强维护市场稳定的能力。中国人民银行将协助通过多种形式给予证金公司流动性支持。

  21家券商联手维护市场稳定 至少出资1200亿用于投资蓝筹股ETF

  中国证券业协会4日发布了21家证券公司的联合公告,提出将采取共同出资投资蓝筹股ETF、自营盘4500点下方不减持、上市券商推动回购股票、完善两融逆周期调解机制等四方面举措,表明了证券行业维护股票市场稳定发展的信心与决心。

  证券业协会、25家公募齐倡议 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发展

  刚刚过去的周末,证券业协会、25家公募基金先后以倡议书、会议纪要的形式,向市场倡议采取相关行动,维护资本市场稳定。随后,又有69家公募基金积极表态,自愿加入支持行列,坚信集市场各方之力,完全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

  保监会喊话险资:每天都要净买入

  “保监会这几天都在喊话,要求每天都要净买入。”一位险资高管上周末向记者证实。

  汇金公告增持ETF

  7月5日晚间,中央汇金公司宣布,该公司已于近期在二级市场买入交易型开放式指数基金(ETF),并将继续相关市场操作。这一行动有望为市场注入强心剂。

  28家新股暂缓IPO 万亿级资金退回

  非常时刻非常举措,7月4日晚间,沪深两市28家已获IPO批文的拟上市公司紧急公告暂缓发行,包括深市18家,沪市10家。其中,有10家公司已在3日展开网上申购,因此其申购款将被解除冻结并退回,据机构此前测算,预计退回资金规模在万亿元以上。

  【观察】

  微信中的救市博弈:“王炸”救市预期到达高点

  在A股市场连续暴跌、监管层重手救市之时,以微信、微博为代表的新媒体信息传播,其速度快、范围广和交互性特征,让上个周末变得格外不同寻常。

  A股大救援 基金业一周“正能量”回溯

  这一周,A股市场再度剧烈震荡,在波诡云谲的行情中,基金行业逐渐达成共识并发出较为一致的声音:调整之下股市已现投资价值,将积极作为、齐力维护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本期周刊将梳理行业一周的“维稳”举措,并期冀在各方正能量的共同推动下,市场真正走向长期理性繁荣。

  【市场研判】

  机构:A股正逐步寻回投资价值

  6月以来的A股“过山车”行情令无数投资者猝不及防,但急速杀跌的同时,此前积聚的泡沫风险也得到快速释放。近一周来监管层出台了一系列“救市”组合拳以稳定市场信心。

  千点震荡夯实牛途 强震之后防范余震

  6月下旬以来的A股,一受Shibor利率反弹为特征的年中资金因素的扰动,二受宽松政策转型预期的影响,更受以规范场外配资为特征的市场降杠杆冲击,出现“垂直”式的千点震荡。我们前期分析,如果A股在5000点以下不经反复震荡,直接去摘6124点的果子,则A股的牛市进程必然会“提早散场”。反之,已经为时近一年的“奔牛”在当前阶段展开反复性的“千点震荡”,对A股整体将具有“留得青山在,方能有材烧”的整体意义。

  西部证券:等待市场完成自我修复

  尽管上周多部门连续出台多项利好政策,但并未能有效稳住A股的跌势,在抛盘持续涌出的情况下,沪指上周跌幅超过10%,并跌破3700点大关,盘中权重股虽然一度有所护盘,但中小盘股的连续回落使得场内恐慌情绪蔓延。短线来看,A股弱势格局可能进一步延续,60日均线成为短期的重要压力,在没有更多的重磅利好刺激的情况下,市场的自我修复仍需一段较长的时间。

  风险加速释放 反弹窗口开启 两大板块或领涨

  经过近期A股市场大幅下跌之后,经过多个政策利好催化之后,多头终于鼓足勇气入场加仓,从而驱动着上周五A股市场出现一些企稳迹象。只是成交量未见大幅放大,加上午后反弹成果几乎被悉数吞没,似乎表明反弹前景并不乐观。

  【权威声音】

  新华时评:坚定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信心

  近一段时间以来,我国资本市场震荡加剧,甚至出现了一定的恐慌情绪。应该看到的是,经过近期的持续调整,市场风险已经得到一定程度的释放,市场内在稳定的力量在不断增强。在经济指标趋稳向好、流动性充裕态势持续的背景下,随着各项利好措施的出台,有理由坚定实现资本市场稳定健康发展的信心。

  人民日报:维护资本市场稳定 有条件有能力有信心

  6月中旬以来,沪深股市出现了一轮较大幅度的调整。伴随指数下跌,市场上的恐慌和焦虑情绪已引起社会各方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