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回大地,乍暖还寒,长三角铁路建设工程开启了复工复产的“忙碌模式”:22个建设项目中的900余处施工点全面复工,复工率超过90%,数万名施工人员投入到火热的铁路建设中来。
“充电5分钟,续航250公里”,近日,江苏首座智能超级充电站开启运营,新能源车主们对快捷充电的期盼正变为现实。新年以来,长三角各地5G基站、新能源充电桩等新基建规划正提速落地。
今天(2月4日)下午,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与浙江省舟山市委书记何中伟,市委副书记、市长徐仁标率领的舟山市党政代表团举行座谈。陈吉宁说,上海与舟山地缘相近、人文相亲,随着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国家战略深入推进,两地合作更加紧密。要围绕国家战略实施,抓好重大项目合作、加强改革创新协同、加快交通互联互通,携手深化国际航运中心建设,提升高端航运服务能级,更好服务构建新发展格局,为长三角更高质量一体化发展作出更大贡献。
近日,上海证券报记者来到了位于东海之滨的上海南港码头。记者看到,一排排新能源汽车“整装待发”。南港码头是特斯拉、三一重工、上汽荣威“家门口”的码头,大部分车辆刚下临港产业区内车企生产线,就被运抵岸边。
1000个重大项目、6000亿元专项资金、3800万标准箱……一个个数据背后,是长三角多地为了拼经济立下的目标。有效投资是稳住经济大盘的“压舱石”,消费是畅通国内大循环的重要引擎,外贸则是保障经济运行的“稳定器”。今年以来,长三角投资、消费、外贸“三箭齐发”,利好政策频出。
一年之计在于春。春节假期刚刚结束,长三角各地“新春第一会”接连召开,拼经济、抢先机、促发展氛围浓厚。上海证券报记者梳理发现,新赛道、重大项目、营商环境成为长三角各地“新春第一会”的关键词。
2月7日,2023 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会上,上海市国资委党委书记、主任白廷辉对2023年国资国企改革工作进行了重点部署。白廷辉表示,上海要分层分类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上海要实施新一轮上市公司高质量发展行动,推动一批符合国家战略、市场认可度高的企业上市。
2月7日,上海市通信管理局发布《上海市信息通信行业加强集成创新持续优化营商环境二十条》,推出四方面、二十条举措优化行业营商环境。“二十条”提出,上海要深化双千兆城市建设,实现2023年上海市新建成5G基站1万个,5G网络流量占比超过60%,5G基站密度保持全国第一。实现每万人拥有OTN站点数达到3个,全市固定宽带平均接入带宽达到400Mbps,在用数据中心达到40万标准机架。
2月7日下午,2023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召开,上海市副市长李政出席会议并讲话。李政充分肯定了2022年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建各项工作取得的积极成效。他说,面对百年变局和世纪疫情交织叠加的考验,上海国资国企坚持稳中求进,深化改革创新,国企党建水平进一步提升,服从服务大局贡献突出,重大改革任务圆满收官,国有资本布局不断优化,国资系统生产、经营等各领域总体安全稳定。
2月7日,2023 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国资国企通过创新驱动数字赋能,切实提高了核心竞争力。
2月7日,2023 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3年,上海要牢牢把握高质量发展主题,以推动国有经济提质增量为总目标,以建设世界一流企业为总抓手,以深化“1+3+N”国资监管体制改革为总推手,全面提升企业核心竞争力、增强核心功能,努力推动国有资本和国有企业做强做优做大,力争全年主要经营指标增速6%以上,固定资产投资总额、在沪缴纳税费、重点行业等经济增长指标高于全市平均增速,为全力巩固上海经济回升向好的势头提供强有力的支撑、做出新的贡献。
2月7日,2023年上海市国资国企改革发展暨党建工作会议在上海召开。上海证券报记者从会上获悉,2022年,上海国资国企统筹推进疫情防控、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全面完成上海市委市政府部署的各项重点任务,推动国资国企改革发展和党的建设取得新的重要进展,为上海市经济社会发展和城市安全稳定作出了应有贡献。
记者2月7日从常州市统计局获悉,经初步核算,2022年常州经济总量达到9550.1亿元,按常住人口计算,人均地区生产总值(GDP)达到178243元,比上年实际增长2.6%。按年平均汇率折算,2022年常州人均GDP突破2.6万美元,达到26500美元。
记者2月7日从江苏省统计局获悉,2022年江苏省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49862元,同比增长5.0%。
2月3日,南京市发布“推动经济运行率先整体好转若干政策措施”,出台税费减免、金融扶持、消费促进等10个方面33条政策措施,全面提振发展信心、增强市场预期。
2月3日,无锡市人大常委会召开《无锡市车联网发展促进条例》新闻发布会,向社会各界解读该《条例》的主要内容和特色亮点。无锡是全国首个车联网先导区和首批“双智”试点城市,车联网基建、应用和产业发展走在全国前列。
2023年兔年春节后开工一周来,位于江苏连云港的两家公司——华海诚科和润普食品相继在科创板与北京证券交易所完成注册上市申请,即将首次公开发行股票。这也是连云港迎来的第12家、第13家上市公司。
作为重要支柱产业之一,南京金融业对城市经济发展的支撑作用持续增强。上海证券报记者2月2日从南京市地方金融监管局获悉,南京金融业增加值近年来占GDP比重保持在10%以上,2022年比重则达到13%,有效带动优质资源更多配置到重点行业领域,成为拉动南京高质量发展的重要动力之一。
记者2月7日从浙江省统计局获悉,2022年,浙江省农业经济运行稳中向好,全省农林牧渔业产值3756亿元,比上年增长3.4%。
超千亿!日前,宁波前湾新区管委会发布2022年成绩单,其智能汽车产业平台去年实现工业总产值1260.8亿元,比上年增长27.2%,其中主导产业占比超99%。由此,浙江自2019年启动“万亩千亿”新产业平台培育以来,全省首个主导产业产值突破千亿元大关的平台诞生。
省交通集团3日宣布2023年829亿元的投资计划,助力全省扩投资稳增长。作为全国交通投资类排名最高的世界500强企业,2022年,省交通集团完成交通基础设施投资795.2亿元,占浙江综合交通投资的23.1%。一批重大交通项目建设稳步推进,湖杭铁路、杭金衢改扩建二期、景文高速、临建高速先行段如期建成通车。
浙江省人民政府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委员会近日发布“2022年浙江国资企业成绩单”。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省国有经济经营指标趋稳向好,当年,浙江省25家国资委监管企业(含金融文化企业)营业收入1.91万亿元,增长5.3%;利润总额1193亿元,与上年基本持平;资产总额9.8万亿元、净资产1.31万亿元,分别增长14.6%、10.0%。
近日,省商务厅、省地方金融监管局、杭州海关、上期所、浙江自贸试验区舟山管委会、物产中大集团签署《大宗商品仓单登记(浙江保税商品登记系统)联盟章程》,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浙江保税商品登记系统(以下简称“保登系统”)正式上线。保登系统是浙江自贸试验区围绕保税商品登记打造的一项公共服务平台,也是全国性大宗商品仓单注册登记中心的重要组成部分。浙江保登系统上线,标志着全仓登业务推进更进一步,更好地服务全国统一大市场建设。
浙江省统计局1月29日发布的数据显示,2022年,浙江省工业经济运行总体保持平稳态势,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4.2%。浙江省38个工业行业大类中,19个行业增加值比上年增长,8个行业呈现两位数增长。
记者2月2日从安徽省发展和改革委员会获悉,春节假期后,安徽省规模以上服务业企业总体呈现快速返岗复工、抓紧抢市场抢订单、加快推动恢复发展的良好态势。截至1月29日,安徽省规上服务业复工企业数4469家,复工率达到84.5%;到岗人数81.5万人,到岗率达到87.2%。
安徽省统计局2月1日发布数据显示,2022年,安徽省规模以上工业发电量较快增长,累计发电量3135亿千瓦时,增长6.2%,其中清洁能源太阳能发电量增长15.3%,风力发电量增长9.8%,燃气发电量增长7%。
芜湖海关近日发布的芜湖外贸年度“成绩单”显示,2022年以来,芜湖海关用好RCEP协定,累计为芜湖外贸企业签发优惠原产地证书七千余份,为企业减免关税超3亿元。
近日,安徽省经济和信息化厅发布《“十行千亿万企”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行动3.0版实施方案》。《实施方案》明确,安徽将与省内18家银行合作,安排不少于6000亿元专项信贷资金,支持不少于25万户(次)中小微企业融资。专项信贷资金中,不少于1000亿元用于支持专精特新中小企业。
记者近日从安徽省芜湖市数据资源管理局获悉,芜湖市搭建的惠企政策网上超市,正在让越来越多的企业和个人享受到政策红利。目前平台上线政策951项,共兑现政策资金24.16亿元。
要闻 01-13 09:54
安徽省人民政府近日发布“2022年第二批重点项目投资计划”,投资项目共计1566个。其中,投资百亿元以上项目1个,投资10亿元以上项目10个,包含多个聚焦科技创新、新兴产业、基础设施和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的重大项目。
产业 2022-12-02 09:58